×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第五天(August 5th Monday):露营地:Lake Ohara 活动地:Lake Ohara

在1号公路Tans-Canada Highway West 12km处,就是去Lake Ohara的Shuttle Bus的停车场。我还记得三个月前,我们几个人打了大半天的电话,终于在下午成功接通,而且幸运地订到了今天的车票和今晚的营地。如果没有订到Shuttle Bus,可以走进山里,13公里的路,没什么风景可言,白白消耗体力。坐在进山的汽车上,我看到了几个徒步进山的人。Lake Ohara就像一位高傲的美人,费劲周折才能得到她的垂青,据说她美不胜收。进山前,车上的工作人员讲了一大堆注意事项,反复强调这里生态环境脆弱,要珍惜爱护(图1)。营地只有30个帐篷点,而且限制帐篷的大小,先到先得(图2)。营地提供饮用水,厕所(不是冲水的),储存食物的柜子,没有洗澡的地方,没有垃圾桶。一切垃圾自己收好带走。从营地有条路直到湖边。

当第一眼看到Lake Ohara就不禁赞叹它出世般的美丽。天公做美,蓝天白云映衬着雪山湖泊,呈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美(图3)。这些天没少见山川湖泊,可无有望其项背者(图4)。我们走在沿湖的小路上,且走且停。走在这样的环境中,觉得心性都被洗涤干净了。环湖一周的小路不到3公里长。原本打算走完回营地休息,可觉得时间还早,余兴未尽,于是我和老婆告别同伴,走上了一条通往Lake Oesa的路。路上遇到其他的徒步者说只需要2个小时的往返路程。我们当时也没在意,全然不知将要经历一段艰苦难忘的徒步历程。

盘山小路蜿蜒而上,我们时而走在荒凉的高地上,时而穿行于嶙峋的岩石丛中,小溪,瀑布,雪山,青草,就是没有美丽的喇嘛庙(图5)。偶尔遇到反方向下山的步行者,大家微笑着打个招呼,礼貌地谦让一下。走在这样的环境里,感觉整个人都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跟屹立的雪山相比,我们只是些匆匆过客。上山前我看过关于山路的介绍。Lake Ohara俱乐部的志愿者们在建路时,依地势走形,就地取材,这样既保持了高原的地形原貌,又给游客提供了行走的方便,更重要的,固定的路线使游客不会给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破坏。那些高原上不起眼的花草树木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生长起来。联想起国内的房地产开发商在云南大理填洱海造别墅,把苍山洱海的风花雪夜变成富人私有的后花园。可叹!

沿路之上,有四个冰湖呈现眼前,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惊喜。Lake Oesa是最后一个,也是面积最大最美的一个。在Lake Oesa湖边,烟雨蒙蒙中,我们遇到了最后一位徒步者,他可能是日本人,英语讲得不大好,身上挂着攀岩的绳索和钩子。他说他刚爬完上面的雪山下来,很疲倦。我们请他为我们照了一张合影。正是他孤独行走的身影,在回程的艰难路途上给了我们精神上的鼓舞。

从Lake Oesa返回,有两条路线:一条原路返回;一条似乎往更高处而去。我们决定不走回头路。路越走越荒凉,坡度也越升越高。有时需要手脚并用,爬过陡峭的岩石,或小心翼翼地紧贴石壁,绕过巨大的岩石,流淌而下的山涧增加了脚下的湿滑。一路上,我们充分感受到高山地区的气候多变,云来了,带来一阵风雨,云走了,留下一片晴空。有时候“路”似乎消失在大山中,让我们困惑前进的路线。后来老婆发现了岩石上出现的蓝色双条标记,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引和帮助(图6)。我们发现这是一条穿行在陡坡山脊上的高路,有时还需越过山峰,我们的目的地Lake Ohara像一个小水塘还在远远的下方。走了几个小时的路,我们已经觉得疲惫了。早餐早已在肚子里消耗殆尽,背包里除了水,没有一点食物。我们有些后悔选择了这条路线,可想想那个攀登上雪山的日本人,比起他的艰难,这算得了什么呢。然而大自然没有忽略我们的辛苦。我们看见一只在陡峭的山坡上觅食的野生动物,浣熊般大小,白色和灰色相杂的长毛,拖着黄色的长尾巴,身形矫健而灵活。第二天,我问湖边小屋里的工作人员,她说这不会是狼獾,因为狼獾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动物,电影X-Men里的金刚狼,其实就是狼獾(Wolverine)。我们所见到的很可能还是土拨鼠(Marmot) 。行走于山峰上,落基山脉壮丽的风光尽收眼底。从高处眺望,从Lake Oesa到Lake Ohara,五个形状大小不等的冰湖,蔚蓝的深绿的,像一块块颜色不同的玛瑙宝石镶嵌在覆盖着积雪的群山环抱之中(图7)。那种视觉的开阔和冲击,是你在山峰下的湖边无法想象的。宁可让身体下地狱,也要让眼睛上天堂!这是徒步爱好者的座右铭。

我们爬上了一处高峰。在峰顶,第一次看到一块竖立的标示牌:Wiwaxy Cap 海拔高度:2532米 还指示由此我们可以回到Lake Ohara证明我们选择的路线没有错。可是Lake Ohara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呢。在寻找向前的路线时,我们又陷入了困惑。按照小石碓的指示(在路上时而出现作为路线的标记)我们需要继续向上,攀过上面的小山峰(事后从地图上看到,那就是Wiwaxy Peak,攀岩爱好者的挑战)。我试着向上爬,去探路,难度很大,而且根本看不到熟悉的蓝色标记。老婆指给我另一条路,而那条路似乎绕到山峰的背后,离Lake Ohara更远了。看看表,已经晚上7点了,天还亮着。根据这几天的经验,我知道9点以后,天才会完全黑下来。可如果我们找不到回程的正确路线,一旦耽搁久了,天黑下来,走这样的山路就很危险了,我们就会被困在这大山里。焦虑和对危险和未知的恐惧开始袭上心头,伴随着饥肠辘辘和身体的疲惫。从大自然吸取的正能量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开始被滋生的负面的情绪和能量所替代。好在老婆的小宇宙爆发了。她一扫前几天爬山的衰态,一路上精神抖擞,给我以斗志和鼓舞。最后我决定从一个陡坡处下山,虽然那里没有下山的标示。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彷徨迷茫的关头,一个果断英明的抉择真是关乎成败。下坡处光秃秃的,没有一点能够抓牢的草木和岩石。我们只能坐下身,双手扶地,一点点地往下滑。长时间的行走和疲乏使大脑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腿也有些打漂,可需要绷紧神经,提防一个不留神的后果。这时才深刻地体味到什么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好在我们相互扶持和鼓励,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点。如果你想真正了解未来的伴侣,一起做一次艰苦的徒步旅行吧。艰难的环境才是对人性最好的考验,大自然会扫掉一切表面的粉饰矫情,还原一个人真实的面貌。

当我们又看到岩石上出现的熟悉的蓝色标记,就像看到了中奖的彩票。小路沿山腰间蜿蜒而行,忽高忽低,Lake Ohara湖边的小木屋越来越清晰了。可是“望山跑死马”,我知道还不是放松的时候,我们还处于高坡上,离湖边的松树林带还远着呢。可举着希望的火炬前行,路就容易多了。当我们最终穿过湖边的松树林,重新踏上环湖的小路时,已是晚上九点钟了。迎接我们的是落日最后的余晖(图8)。被落日照亮的山峰和天空树木一起倒映在宁静的湖水里,清澈的湖水把真实和映像调绘成一幅近似虚幻的山水画。一个男人独自坐在湖边白天我们坐过的椅子上发呆(图9)。突然间,我的脑中莫名其妙地想起新东方教科书上俞敏洪的名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回到营地后,天已经完全黑了。同伴已经在帐篷里睡了。我们俩围着营地空地处点燃的篝火,边吃饭边烘烤被雨水和汗水打湿的衣服。围着篝火取暖的人们穿着厚衣服戴着棉线帽,我甚至可以看见嘴里呼出的白色哈气。跳跃的篝火是那样的温暖,我像一只贪吃的松鼠不停地往嘴里塞东西。今天的路程让我的体力彻底透支,现在疲惫和麻木完全侵袭了大脑。我恐怕自己会一睡不起,明天是否还能照常行走了。不过我没有丝毫的后悔,因为我的眼睛上过天堂!

营地里的Shuttle Bus Stop--图1



我们的22号营地--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游山玩水 / 我家的“文学小青年“---《落基山十一日游记》----出炉了!
    2008年我途经温哥华回多伦多曾和以前的室友跟随当地的旅行社游览了落基山脉国家公园(Banffand Jasper National Park)里的几个主要景点。那种上车睡觉,下车尿尿,一路拍照,很快忘掉的旅游还是给我难以磨灭的印象。没办法,无论你以哪种方式走过和领略,那里的山山水水都会令你惊鸿一瞥。那时我在心底就升起一个愿望:再回来!当同伴今年初跟我提起游班芙的打算,于是引爆了我心底埋藏N年的愿望。我们一致决定十一天的旅游着眼于落基山的五个国家公园,Banff, Kootenay, Yoho, Glacier, and Jasper National Parks 主题:徒步和露营(Hiking and Camping)

    我们提前预定了七晚的露营地和三晚的旅馆。八月是班芙的旅游旺季,露营提早预定才能得到理想的地点。我们对于十一天的路线和景点做了一些调研。信息来源:Rolia上别人的攻略,TripAdvisor 上的一些评论,国家公园网点上的信息。有人喜欢事先对旅程做详尽的调查安排,食宿行程路线景观计都划得一清二楚。这样一来,在享受快捷和高效的同时,却缺少了那种探索未知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感,那正是旅游本身带给我们的乐趣。可现实中,很少有人随意把飞镖随便掷到地图上的某个地方来决定自己的目的地。我们是平凡的旅行者,折衷吧。出发前需要准备徒步和露营的一些装备,不费笔墨详数。个人认为:一双舒服的走路鞋,防水防滑更好。走路棍(Hiking Pole),艰难的地方还是帮你一把的。老婆带了羽绒服,遭我一顿嘲笑。事后验证,英明决断。一次露营,最低气温3度,在骄阳似火的八月!闲话少说,启程吧。

    • 落基山十一日游记---第一天:(August 1st 2013 Thursday):多伦多-卡里加里 露营地:Tunnel Mountain camping site 活动地:硫磺山(Sulphur Mountain Trail)
      我们一行四人搭乘早七时的航班从多伦多起飞,早0917抵达卡里加里。同伴在Expeida上预定了Dollar的车, 租车点在机场内,很方便。提车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机场附近的大统华采购。食品物价明显比多伦多贵, 盒饭好吃,油价更便宜($118/100L)。在开往班芙国家公园的1号公路上,心情随着路旁绵延的山脉起伏,心中兴奋且激荡: 落基山,我们来了!山区的气候就是多变,在卡里加里还是晴空万里,在班芙国家公园的入口处买了National park pass,进入公园境内,即遭遇瓢泼大雨,一直伴随我们到Tunnel Mountain的露营地(图1)。在营地入口处办完登记手续,来到指定的营地已是下午了,雨小些了 。环望四周,云雾同远山一色,蚊子跟雨水齐飞。说到蚊子,刚开始还是抱怨的主题,后来被咬得麻木了,只是挥一挥手,无奈何一身的痒痛。搭完帐篷,我们去班芙镇的信息中心转了转,在国家公园的信息中心总会得到一些有用的咨询和地图。然后我们就驱车去爬硫磺山。

      硫磺山停车场的旁边就是Upper Hot Springs 据说已经没有地热的温泉了,可以慕名洗个热水澡。按徒步路途的难易分类:easy, moderate, difficulty or strenuous, 硫磺山的路径属于容易的,只是上山的路自然更消耗体力。时间:2-3小时。路上风景一般。接近山顶时,雨又下了起来。山顶被云雾缭绕,冷风袭袭(图2)。虽然没能领略到晴空下一览无余的风光,但是遇到了一群到处游串的可爱的野山羊,爬山的辛苦总算得到了一点犒劳。另一个酬劳就是:坐免费缆车下山(18:30以后免费)。最后一趟下山的缆车是21:00。下山后,大家冻得也没有心情洗温泉了,只想尽快回营地吃碗热汤面。在回营地的途中,顺路去著名的温泉大酒店(Fairmont Banff Springs Hotel)转了转,住不起房间,享用了一下里面的洗手间。这个班芙镇标志性建筑已经有125年的历史了。站在酒店风格古朴的大堂里,脑中浮现起在硫磺山顶的礼品店里看到它的一个金碧辉煌的夜景照片。回到营地天已经黑了,又下起雨来。几个人只好打着手电,摸黑做饭吃饭。营地有冲水马桶和热水淋浴。这时候,幸福就是能吃碗热汤面和洗个热水澡。

      • 第二天 (August 2nd Friday):住宿地:Misty River lodge 活动地:Banff National Park
        清早从帐篷里爬出来,同伴发现在帐篷前面,一片靠近公路的草地上三只吃草的鹿(图1),二大一小,给了我们一个早晨的问侯。公路上过往的车辆只能片刻停留观看,而我们却能近距离观察拍照,就像在自己家的后花园。在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时,清晰地感觉到你和它们的真实存在, 跟坐在车里远远地看几眼完全两回事。早饭后,收拾好帐篷,我们去了营地旁的一个Hoodoo(图2)景观点,走了一段“糊涂”路。“Hoodoo”是什么? 形状独特的岩石被千年的风霜雨雪侵蚀而成,类似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然后我们就去爬Tunnel Mountain,比昨天的硫磺山容易多,山顶的风光也不错。下山后,我们回到班芙镇已是中午。去Banff Centre转了转,没有找到专门介绍野生动物的中心。(Centre里面还分布着不同的中心)。在镇上吃完麦当劳,就直奔下一个景点:Lake Minnewanka 这是TripAdvisor 上推荐的景点。

        湖离班芙镇不远,路上经过一个不知名的小池塘,是野餐的好地方。在1号高速公路旁,一个不知名的瀑布处,我们遇到一群搞野生动物研究的人,他们告诉我们,这里是一条动物通道,他们说Lake Minnewanka那边有熊,一定要带上防熊喷雾,还认真展示如何使用。真是热心肠。他们的话为我们心里平添了几分期待。到湖边,天还阴着。看了Trail的地图才知道整个Trail全程可达30公里,而且是单程。沿途有两个露营地。看来我们只能体味一段这条知名的Trail了。Trail依湖而行。路上遇到三个背着大旅行包,带着帐篷的人,他们说15公里以外遇到过熊。他们的身后,还躲躲闪闪地跟着两位不速之客,他们说是野山羊。后来我们知道那其实是大角羊(图3)。渐深渐远,Trail显示出它原始的味道,路旁可见红色的浆果,那是熊喜欢的食物。我们瞪大眼睛,搜寻熊的踪影。走了一个多小时,天上黑云翻滚,我们决定回程。这是迄今为止勾起我行走欲望的Trail。我知道如果走下去,它会展现给我们更多的精彩和意外。如果再回来,Minnewanka会在我行走的名单里。

        离开Lake Minnewanka 我们驱车沿93号公路向西南直奔今晚的住宿地:Kootenay Town 经过二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在天黑前赶到这个在网上预定的旅店:Misty River loge 一个夫妇二人经营的B & B 家庭旅馆,就在于93号公路旁,离镇中心和Radium Hot Springs温泉都很近。这对热情的异国夫妇告诉我们,他们在加拿大相遇,1997骑车旅游时,发现了这个地方,爱上了这个地方,买下了这所房子,开始了家庭旅馆的经营。他们让我想起了当年在云南沙溪古镇旅游时遇到的一个台湾女孩,一个人旅游时,爱上了这个地方,开了一个小旅馆,呆在自己想呆的地方。我们有多少人能挣脱早9晚5的束缚,选择自己向往的自由和生活呢?



        • 第三天(August 3rd Saturday):住宿地:Misty River lodge 活动地:Kootenay Town
          早晨刚醒来,就听到同伴兴奋的呼唤,连忙抓起照相机,冲了出去。晨雾中,两只膘肥体壮的大角羊(图1)正悠闲地在旅店停车场旁边的草地上吃草。昨天旅店老板跟我们说过,今年二月他发现一只山上下来的大角羊被美洲狮(Cougar)咬死在他的门前。他说如果碰到死亡的野生动物要报告当地政府,因为政府需要跟踪统计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和数量。大角羊一生只有一付角,不像驯鹿或糜鹿换角,秋天脱落的角,捡到可以自行收藏。所以大角羊的角很值钱,具有收藏价值,可以卖到上万元。它们就难免受到偷猎者的觊觎。两只羊静静地吃草,我静静地观看拍照,真实而细致。最后它们在晨雾中从容地从我身边走过,离我的镜头不到一米远。在它们经过旅馆路边的招牌时(图2),我得到了一张最满意的照片(图3)。

          早饭后,我们步行进入Kootenay National Park, 沿着Juniper Trail穿行在Sinclair canyon的峡谷里,听溪流,看瀑布,闻花草,说说笑笑,在山峦高处俯瞰93号公路和小镇,这是我们第一次享受到晴空万里。这一天剩下的时间我们驱车去小镇转悠,买了些食物,物价不菲,可以理解。黄昏时到Kootenay River的一个渡桥边看鸟,可是什么都没看到,可能时间不对。事实上,观看野生动物的最佳时机就是清晨和黄昏。我们早起后,一般都忙于做饭和收拾帐篷,往往错过了最佳时段。另外,在山区很难看到那种日落金辉的景象,因为落日被四周环绕的山脉遮挡住了。晚饭在旅馆里的厨房里自己动手解决,米饭炒菜。饭后天已黑下来了,我们去旁边的Radium Hot Springs 泡温泉。温泉池被大山环抱,有种天然浑成的感觉。让热乎乎的温泉水洗去一路的风尘和肌肉的酸痛,绝对是对辛苦行走的身体的最好犒劳。温泉池旁边还有一个冷水池可以游泳。温泉一直营业到晚11时。那天晚上,睡得特香。





          迷雾中的大角羊

          • 第四天(August 4th Sunday):露营地:Lake Louise camping site活动地:Kootenay National Park and Johnston Canyon
            早起,我们沿93号公路原路返回Banff National Park。顺路游了Kootenay National Park内的几个景点。印象最深的就是Marble Canyon风景非常秀丽的峡谷地貌(图1)。沿着峡谷的小路只有1公里左右,很好走,游人也不多,让你能慢下来,静静感受。

            中午来到Banff National Park内的Johnston Canyon,几天来从未见过这种爆满的场面,停车场旁的公路上停了长长一溜车,怪不得名气大。看了看Trail的地图,到峡谷的Lower Falls 1.2km one way, Upper Falls 2.4km one way, Ink Pots 5.8km one way.来回大约4小时。我打算独自走到终点。依峡谷修建的栈道上人头攅动,想走快都难,让我不禁想起国内那些旅游景点人声鼎沸的情景:登上长城,没见城头,尽见人头。同样是Canyon,咋就这么不同呢。看着老老小小排队等着看瀑布照相,真想告诉大家:有一个Marble Canyon 比这里景色更好,人更少。可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很多人知道Banff,又有多少人知道Kootenay呢?

            从Upper Falls 到Ink Pots 的路上,人猛然减少,四周也静了下来。路挺平整,就是爬坡耗费体力。到达Ink Pots时,天上又飘来一阵云雨,习惯了。Ink Pots之所以叫“墨池”(图2),是因为它由五个大小不一的蓝绿色水溏组成。水溏由地下泉水涌出形成。据介绍,墨池的颜色深浅不同是由于泉水灌注的速度不同。可能是因为阴天的缘故,墨池的色彩并不鲜明,跟九寨沟里的那些海子比起来,就要相形见絀了。不过墨池的确有独特之处,值得爬上来。返途,为了不让同伴在山下等太久,快走加小跑,居然不到四十分钟就回来了。看来这几天没白锻炼体能。 我们抵达Lake Louise露营地,在雨中搭好帐篷。好在我们的露营地旁有一个Food Shelter,可以在这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做饭了。可能是星期日,营地各处爆满。因为下雨,我们洗完澡,早早钻进帐篷睡了,恢复体力。明天是我们这次行程的最大期待。不知什么时候,被一阵喧哗声吵醒。一帮中国同胞在Food Shelter里打扑克,兴头处大声总结讨论。这时候营地四周已经是一片静寂,他们的声音显得格外响亮,令我不禁反思自己在国内养成的陋习难改。




            墨池不够墨

            • 第五天(August 5th Monday):露营地:Lake Ohara 活动地:Lake Ohara
              在1号公路Tans-Canada Highway West 12km处,就是去Lake Ohara的Shuttle Bus的停车场。我还记得三个月前,我们几个人打了大半天的电话,终于在下午成功接通,而且幸运地订到了今天的车票和今晚的营地。如果没有订到Shuttle Bus,可以走进山里,13公里的路,没什么风景可言,白白消耗体力。坐在进山的汽车上,我看到了几个徒步进山的人。Lake Ohara就像一位高傲的美人,费劲周折才能得到她的垂青,据说她美不胜收。进山前,车上的工作人员讲了一大堆注意事项,反复强调这里生态环境脆弱,要珍惜爱护(图1)。营地只有30个帐篷点,而且限制帐篷的大小,先到先得(图2)。营地提供饮用水,厕所(不是冲水的),储存食物的柜子,没有洗澡的地方,没有垃圾桶。一切垃圾自己收好带走。从营地有条路直到湖边。

              当第一眼看到Lake Ohara就不禁赞叹它出世般的美丽。天公做美,蓝天白云映衬着雪山湖泊,呈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美(图3)。这些天没少见山川湖泊,可无有望其项背者(图4)。我们走在沿湖的小路上,且走且停。走在这样的环境中,觉得心性都被洗涤干净了。环湖一周的小路不到3公里长。原本打算走完回营地休息,可觉得时间还早,余兴未尽,于是我和老婆告别同伴,走上了一条通往Lake Oesa的路。路上遇到其他的徒步者说只需要2个小时的往返路程。我们当时也没在意,全然不知将要经历一段艰苦难忘的徒步历程。

              盘山小路蜿蜒而上,我们时而走在荒凉的高地上,时而穿行于嶙峋的岩石丛中,小溪,瀑布,雪山,青草,就是没有美丽的喇嘛庙(图5)。偶尔遇到反方向下山的步行者,大家微笑着打个招呼,礼貌地谦让一下。走在这样的环境里,感觉整个人都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跟屹立的雪山相比,我们只是些匆匆过客。上山前我看过关于山路的介绍。Lake Ohara俱乐部的志愿者们在建路时,依地势走形,就地取材,这样既保持了高原的地形原貌,又给游客提供了行走的方便,更重要的,固定的路线使游客不会给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破坏。那些高原上不起眼的花草树木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生长起来。联想起国内的房地产开发商在云南大理填洱海造别墅,把苍山洱海的风花雪夜变成富人私有的后花园。可叹!

              沿路之上,有四个冰湖呈现眼前,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惊喜。Lake Oesa是最后一个,也是面积最大最美的一个。在Lake Oesa湖边,烟雨蒙蒙中,我们遇到了最后一位徒步者,他可能是日本人,英语讲得不大好,身上挂着攀岩的绳索和钩子。他说他刚爬完上面的雪山下来,很疲倦。我们请他为我们照了一张合影。正是他孤独行走的身影,在回程的艰难路途上给了我们精神上的鼓舞。

              从Lake Oesa返回,有两条路线:一条原路返回;一条似乎往更高处而去。我们决定不走回头路。路越走越荒凉,坡度也越升越高。有时需要手脚并用,爬过陡峭的岩石,或小心翼翼地紧贴石壁,绕过巨大的岩石,流淌而下的山涧增加了脚下的湿滑。一路上,我们充分感受到高山地区的气候多变,云来了,带来一阵风雨,云走了,留下一片晴空。有时候“路”似乎消失在大山中,让我们困惑前进的路线。后来老婆发现了岩石上出现的蓝色双条标记,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引和帮助(图6)。我们发现这是一条穿行在陡坡山脊上的高路,有时还需越过山峰,我们的目的地Lake Ohara像一个小水塘还在远远的下方。走了几个小时的路,我们已经觉得疲惫了。早餐早已在肚子里消耗殆尽,背包里除了水,没有一点食物。我们有些后悔选择了这条路线,可想想那个攀登上雪山的日本人,比起他的艰难,这算得了什么呢。然而大自然没有忽略我们的辛苦。我们看见一只在陡峭的山坡上觅食的野生动物,浣熊般大小,白色和灰色相杂的长毛,拖着黄色的长尾巴,身形矫健而灵活。第二天,我问湖边小屋里的工作人员,她说这不会是狼獾,因为狼獾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动物,电影X-Men里的金刚狼,其实就是狼獾(Wolverine)。我们所见到的很可能还是土拨鼠(Marmot) 。行走于山峰上,落基山脉壮丽的风光尽收眼底。从高处眺望,从Lake Oesa到Lake Ohara,五个形状大小不等的冰湖,蔚蓝的深绿的,像一块块颜色不同的玛瑙宝石镶嵌在覆盖着积雪的群山环抱之中(图7)。那种视觉的开阔和冲击,是你在山峰下的湖边无法想象的。宁可让身体下地狱,也要让眼睛上天堂!这是徒步爱好者的座右铭。

              我们爬上了一处高峰。在峰顶,第一次看到一块竖立的标示牌:Wiwaxy Cap 海拔高度:2532米 还指示由此我们可以回到Lake Ohara证明我们选择的路线没有错。可是Lake Ohara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呢。在寻找向前的路线时,我们又陷入了困惑。按照小石碓的指示(在路上时而出现作为路线的标记)我们需要继续向上,攀过上面的小山峰(事后从地图上看到,那就是Wiwaxy Peak,攀岩爱好者的挑战)。我试着向上爬,去探路,难度很大,而且根本看不到熟悉的蓝色标记。老婆指给我另一条路,而那条路似乎绕到山峰的背后,离Lake Ohara更远了。看看表,已经晚上7点了,天还亮着。根据这几天的经验,我知道9点以后,天才会完全黑下来。可如果我们找不到回程的正确路线,一旦耽搁久了,天黑下来,走这样的山路就很危险了,我们就会被困在这大山里。焦虑和对危险和未知的恐惧开始袭上心头,伴随着饥肠辘辘和身体的疲惫。从大自然吸取的正能量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开始被滋生的负面的情绪和能量所替代。好在老婆的小宇宙爆发了。她一扫前几天爬山的衰态,一路上精神抖擞,给我以斗志和鼓舞。最后我决定从一个陡坡处下山,虽然那里没有下山的标示。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彷徨迷茫的关头,一个果断英明的抉择真是关乎成败。下坡处光秃秃的,没有一点能够抓牢的草木和岩石。我们只能坐下身,双手扶地,一点点地往下滑。长时间的行走和疲乏使大脑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腿也有些打漂,可需要绷紧神经,提防一个不留神的后果。这时才深刻地体味到什么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好在我们相互扶持和鼓励,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点。如果你想真正了解未来的伴侣,一起做一次艰苦的徒步旅行吧。艰难的环境才是对人性最好的考验,大自然会扫掉一切表面的粉饰矫情,还原一个人真实的面貌。

              当我们又看到岩石上出现的熟悉的蓝色标记,就像看到了中奖的彩票。小路沿山腰间蜿蜒而行,忽高忽低,Lake Ohara湖边的小木屋越来越清晰了。可是“望山跑死马”,我知道还不是放松的时候,我们还处于高坡上,离湖边的松树林带还远着呢。可举着希望的火炬前行,路就容易多了。当我们最终穿过湖边的松树林,重新踏上环湖的小路时,已是晚上九点钟了。迎接我们的是落日最后的余晖(图8)。被落日照亮的山峰和天空树木一起倒映在宁静的湖水里,清澈的湖水把真实和映像调绘成一幅近似虚幻的山水画。一个男人独自坐在湖边白天我们坐过的椅子上发呆(图9)。突然间,我的脑中莫名其妙地想起新东方教科书上俞敏洪的名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回到营地后,天已经完全黑了。同伴已经在帐篷里睡了。我们俩围着营地空地处点燃的篝火,边吃饭边烘烤被雨水和汗水打湿的衣服。围着篝火取暖的人们穿着厚衣服戴着棉线帽,我甚至可以看见嘴里呼出的白色哈气。跳跃的篝火是那样的温暖,我像一只贪吃的松鼠不停地往嘴里塞东西。今天的路程让我的体力彻底透支,现在疲惫和麻木完全侵袭了大脑。我恐怕自己会一睡不起,明天是否还能照常行走了。不过我没有丝毫的后悔,因为我的眼睛上过天堂!

              营地里的Shuttle Bus Stop--图1



              我们的22号营地--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 文图并茂,好文章,有图有感,赞一个,谢谢和我们分享你的感受,收藏!!!
              • Lake O'Hara 顶一个
          • 我们没看到大角羊,但见过几只驯鹿,奇怪的是它们和大角羊一样屁股上的毛都是白色的,像是谁用刷子给它们每个都刷了一把。
            • 我也有注意到,好象他们屁股上的毛都是白色,有意思.
    • Very good! Thanks!
    • 继续写啊!才CAMPING到LAKE O'HARA。:-) 每天都CAMPING,真够佩服你的。多少天没洗澡了?哈哈!
      • 很多camping site都是有热水澡的。俺去滴Glacier National Park的Glacier Campground,免费热水澡,24小时供应;去黄石的营地,2 out of 3发免费的洗澡票~ :)
        • 一直期待楼主的下文呢!何时上传哪?楼主的游记有文有感,佩服!不像我只是勿勿在路上,闲时偶尔能回想起些许片段。期待中••••
    • 又出炉了----第六天(August 6th Tuesday):露营地:Lake Louise campground 活动地:Yoho National Park
      清晨我在鸟儿的啾叫声中醒来,看时间还不到六点钟。清晨的寒冷完全打消了睡意,于是我从帐篷中钻出来。奇怪没有什么疲惫不堪的感觉,只是去年打排球受伤的脚踝传来隐隐的阵痛,走路有些一瘸一拐的,看来昨天把它折磨得过分了。在营地的厕所前洗漱的时候,和一个早起的男人聊起天。他和老婆女儿女婿一起从卡里加里来,在这儿露营两晚。他问我怎么知道这个地方,我说同伴从网上了解到,在心里不禁暗暗感谢同伴当初的前期调研,不然我们就和这道绝佳的风景失之交臂了。我抱怨打通电话有多难。他笑了说,别看我离得近,可我经历得和你一样,从早上起,家里人用三部电话同时开打。我们是幸运者,你知道有上千的人想得到这里的一席之地。他说冬天他还会来这里滑雪。那时候我们现在的营地完全被雪覆盖了,雪可达二三米厚,只能住在湖边的小木屋里,虽然价格不菲,可还是一屋难求。冬季也没有往返的Shuttle Bus,只能穿上雪鞋,滑行三四个小时到小木屋。滑雪时一定要有当地的向导带领,不然很容易迷路或掉下悬崖。因为雪一直下,很快就会掩盖住滑行路径上的痕迹,让滑雪者在回程时无所适从。虽然我不是滑雪爱好者,他的讲述还是引起我一番向往。


      营地里的人们还在沉睡。我背着照相机,一个人走向湖边。清晨中的湖更加宁静,湖水中倒映着被朝阳照亮的山峰,虽然没有日落时金色的光彩,但清晰可鉴,光和影界限分明,明暗交迭,真是摄影的另一个最佳时机(图1,2,3)。一只水鸟在我的镜头里串蹦跳跃;一个不知名的动物从湖边的暗影游向湖中间的明亮处,荡漾的波纹搅乱了光和影的平静与和谐。我坐在湖畔的木椅上发呆, 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字:静(图4)。那种静能够把人溶化在这湖光山色中,大脑落入空冥。在都市里我曾试过打坐冥想,可怎么也驱散不了脑中川流不息的杂念。此时此地,曾经苦苦的追求却变得如此容易简单。绕湖一周,脚踝居然不痛了,而且精神焕发。为什么人们喜欢旅游,向往景色秀丽的地方?因为大自然传递给我们一种正能量,让我们感受美好。可惜很多人旅游只是照张相片,匆匆过客,没有停下来静心感受。


      回到营地,收拾好帐篷。经过几天的营地生活,我们拆搭帐篷的速度明显提高。我们在湖边的小木屋(Day Shelter)里吃了早餐,品尝了那里卖的胡萝卜蛋糕的美味(图5)。看了地图,我们才清楚昨天的行走路线。一位美女工作人员还帮我们确认了昨天在山上看到的那个野生动物。同伴原打算走22号线路(Odaray Highline),但美女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那条线路每天只允许四组人登记进入,我们今天是没有机会了。她向我们推荐了另一条线路(Lake McArthur)。在路的出发点,一片草地上遍布地鼠大大小小的洞穴,一只地鼠从地穴里探出身,警惕地打晾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图6)。这条线路是来回四个多小时的山路。我们偷工减料,选了通往Lake McArthur的相对容易的低路。另一条高路则是更困难的登山路线。Lake McArthur是雪山脚下的冰湖,风景十分秀丽(图7)。可是Lake Ohara已在我心中桀然傲立,无以取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在湖畔,我又巧遇到早晨聊天的卡里加里人,他一家四口从高路过来。他告诉我:在一个不远处的小山顶上看湖,风景尤佳。他谈吐令人感到亲切友好。人在旅途上应该敞开心胸,因为遇到的人都是热爱大自然的同类人,相遇的缘分有时会带来宝贵的信息,扩展人生的经验。一路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驴友”是我们回程中遇到的两位走过高路的老人,一位84岁,另一位也近80了。他们俩是邻居,来自美国,都喜欢徒步走,于是结伴到各地旅游。在我们的字典里,人生七十古来稀,八九十已是耄耋,理所当然地和拄着拐杖,孱弱不堪,风烛残年的描绘联系起来。从这两位老人身上我感受到什么是“生命在于运动”。我后悔没有拍下他们身穿童子军服,手拄登山杖,背靠大山的矫健身影。他们将是我的激励和榜样。


      从Lake McArthur返回,我们搭下午14:30的Shuttle Bus返回山下的停车场。然后我们按计划直奔Yoho国家公园的几个景点。在去Takakkaw瀑布的路上经过Spiral Tunnels (螺旋火车隧道)的观景点,就在一号公路的旁边。我们没有等到火车钻隧道的特殊景象。在Takakkaw瀑布旁,我们吃了简单的午饭。从悬崖峭壁上流下的瀑布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图8)。然后我们驱车去著名的Emerald Lake (翡翠湖)。Natural bridge(天生桥)就在去翡翠湖的路上。天生桥还是蛮有特色的景点。经过岁月的河水侵蚀,连接两岸的巨石被湍急的Kicking Horse River (踢马河) 掏空了,只剩下少部分相连,形成了一段桥(图9)。据介绍,在河水的作用下,最终相连的“桥”也会坍塌落入水底,也许我们的后人就再看不到天生桥了。刚到Emerald Lake(翡翠湖)停车场就遇到瓢泼大雨,只好躲在车里等雨停。雨小了,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出去一睹翡翠的风采(图10)。沿湖修了一排排的别墅,看来这里已经成了旅游开发的热点。在阴雨中,实在看不出它独特的气质和色彩,只好悻悻而归。我知道那些对它赞美不绝的人一定是在最佳的时机和角度领略到它的风采。可是大多数游客在行色匆匆的旅程中,往往缺少耐心的等待。让脚步再慢些吧,也许你会发现身边更多美丽的瞬间。当晚重回Lake Louise营地,做饭洗澡睡觉(洗澡间数量有限,尽量早去,晚了热水就没了)。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 第七天(August 7th Wednesday):住宿地:Glacier Mountaineer Lodge 活动地:Banff National Park
      清晨,照例在寒冷中醒来。记忆中就没有一个温暖的夜晚和早晨。每次睡帐篷,老婆都要全副武装,裹上羽绒服钻进睡袋里。山区就是这样,一天之内气温变化大。最冷的一天,最低气温只有3度。 我们知道早晨是动物出没最多的时候,所以我和同伴打算在露营地附近转转,希望能有所斩获。Lake Louise营地的周围被电网围了起来,以防野生动物的骚扰(图1)。同伴一直好奇如果人或动物不小心触到电网结果会怎样会我就满足了一下她的好奇心,伸手摸去,嘿,没电。


      营地旁边就是Bow River,河边的小路居然被红条封了,树上贴着小心黑熊的标示。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们还是禁不住好奇的诱惑,钻过警戒线,越了雷池一步。清晨的河水被迷雾笼罩,路边草地中紫色的野花一路相随,在晨雾中格外妖娆(图2)。除了河水流淌的声音,四周寂静无声,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氛。走了一段,我们注意到路上一摊摊动物的粪便。路边开始出现低矮的、生长着红色浆果的灌木丛,那是黑熊喜欢的食物,怪不得这条路被封了。于是大家心里开始紧张起来,眼睛一直瞄着路旁的树林,故意高声说话,发出声响来。爬山时曾经遇到一个女孩身上挂着铃铛,走起路来丁丁当当的,当时还纳闷那是什么玩意,现在明白了那是防熊铃铛呀。可一路走来,连黑熊的影都没瞧见,神经兮兮了一路。回到红色封条的起点,心里觉得好笑,我们真是叶公好龙。好歹也算走了一段“熊”路。


      早饭后我们去营地附近的Lake Louise Village的Information Centre看了看,了解一下路线。赶到Moraine Lake时,停车场已经停满了,只好停在路边。湖边的小路上游客络绎不绝,我心里开始三三两两地失落,难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Moraine Lake吗?明晃晃的阳光下,不见那经典的宝石蓝光彩。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身后的景象就是印在二十块旧钞上的著名十峰(Ten Peaks Valley)(图3)。还是那句话:最佳的时机和心境才能造就最佳的风景。等我们回到停车场时,看到路边排起的车队长龙,庆幸我们还算来得早些。晚起的鸟儿没虫吃。


      中午到达Lake Louise的停车场时,又是车位爆满。城市里有交通时段高峰,热点的旅游区有旅游时段高峰,想要清静,还得做早起的鸟。同伴去坐缆车吃自助餐,我们还得走路。老婆有点不情愿地跟在我后面,嘚吧嘚,没办法,嫁鸡随鸡了。记得2008我们随当地的旅行社来到这里,也是中午时分,我们只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还包括午餐的时间。我们沿湖走到尽头,又向前匆匆走了一程,就只好悻悻而归。当时只是稀里糊涂地走,不知道那就是著名的Plain of Six Glaciers Trail。这次我怎还能抱憾而归?从信息中心拿来的Classic Hikes in Lake Louise说明:Plain of Six Glaciers Trail 距离:13.8km 大约需要:4-6小时;Lake Agnes Teahouse: 距离:7km大约需要:3-4小时。我们和同伴约定晚7点钟在城堡酒店集合,现在还剩下六个半小时,看来走完两个路线不大可能,听说Lake Agnes Teahouse卖的点心很好吃,鱼和熊掌只能取一个了。


      Plain of Six Glaciers Trail的起始路段挺平缓的,然后就开始爬坡了。有时穿过树林,带来一段阴凉的享受。老婆走走歇歇,我只好放慢步伐,她的小宇宙也不能像喷泉一样总爆发呀。一路高耸的雪山相伴,偶尔听见远方的雪山上传来雪崩闷雷般的震响。在一处冰川碎石堆积的小丘,是俯瞰远处的Lake Louise和城堡酒店全景的最佳地点(图4)。然而一路上最好的回报是避开了山下熙攘喧闹的人群,找到了那种行走在大自然中的感觉。偶遇下山的人,一脸轻松,微笑着说:不远了,很快就到了。其实还远着呢。最终走到Tea house了,坐在长椅上,眺望蓝天白云下的雪山(图5),那种惬意的心情,觉得一路的辛苦都值得了。据图片介绍,Tea house(茶楼) (图6)始建于1926年,后来一对夫妇在1959年买下来,经营了45年,养大一双女儿,家族后代现在还在经营。我不禁想:整天被这样的环境熏染,她的孩子会造就怎样的性情?应该是纯绿色“有机小孩”吧(图7)。在Tea house吃了背包里的简单午餐。留心地上的花栗鼠,它们时刻觊觎着游客手里的食物,有一个小家伙居然跳到老婆身上抢夺她手里的香肠(图8)。从Tea house还有一条小径通往冰川脚下,来回大约一个小时。小路比较狭窄,但并不危险。如果想近距离观看Victoria Glacier冰川就没有必要吝惜这点体力。最好别靠近冰川,碰上雪崩可不是闹着玩的。大家都是远远观瞧,我没看到一个人走近冰川(图9)。


      我计算了一下时间,觉得完全有可能走到Lake Agnes Teahouse在我的“威逼利诱”下,老婆无奈再次“嫁鸡随鸡”。下山的路就轻松多了,我们也可以一脸坏笑地对那些气喘吁吁、上山的人说:不远了。一个岔路口,明确指示着一条通往Lake Agnes Teahouse的Highline Trail (高地路线)。高路景色优美,路也平坦(图10)。沿着栈道,游客可以更高的视角俯瞰Lake Louise的全貌(图11)。可惜我不能等到夕阳西下,那时眼前一定会呈现出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注意有不同的路线,一条是通向Big Beehive的继续向上的高路,据路上碰到的游客说比较困难。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我们选择了低路。Lake Agnes Teahouse是在一处小山峰上,Lake Agnes被当地的印第安人称为:云中的湖,海拔高度:2135米。湖是以第一位到此来访的女士的名字而命名。小湖周围的风景还是美丽的(图12),茶楼的点心也是不错的(图13),价格虽是不菲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喝了茶,歇了腿后,我们就下山了。最终回到城堡酒店和同伴会合,时间还不到7点钟,全程用了大约6个小时。这次我可以无憾地告别Lake Louise了(图14)。


      从Lake Louise出发,沿一号公路,我们直奔我们今晚的住宿地。路上经过Golden Town,停下来加油采购。都说Golden是补充给养的好地方,一点不错(注意:Field 只有个便利店,没有超市)。Sobeys里食品价格和多伦多差不多,镇上有个小商业区,饭店和LCBO都有。我们今晚住的Glacier Mountaineer Lodge位于离Golden Town不远的一个滑雪场(图15)。当初同伴在网上订房的时候,想象不到这里的设施条件会这么好:厨房锅碗瓢盆一应俱全,两个洗手间配浴盆,居然还有洗衣机烘干机。大家一齐动手做饭,打开电视,点燃壁炉,围坐桌前,吃着从Sobeys买来的烤鸡,喝着地产的啤酒,感觉又回到了“人间生活”。这时我似乎理解为什么有些教徒要在饭前祈祷感恩。在我眼里,吃饭不是每天日常的活动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是啊,在都市里我们对平日里的生活享受已经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艰苦一些的生活反而能提醒我们:对每天照常升起的太阳抱有一颗感恩之心。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2008年拍摄的照片 依然喜欢


      图15

      • 写得真好真详细。我特理解你露营多日后住回lodge的心情,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 楼主辛苦了,等待几天,终于又见大作。不知怎的,看了你的第七天游记末尾那句话有种想哭的感觉。平时都在忙于生活,匆匆来,匆匆去,只有人在平和中才反思,感恩还是感恩,写的真好!期待下文。
    • 第八天(August 8th Thursday):住宿地:Jasper Whistlers Campground 活动地:Glacier National Park
      今天我们计划在Glacier National Park内活动,因为晚上要赶到Jasper去露营,需要4-5个小时的驾车路程,在一百多公里的国家公园里只能是走“车”观花了。第一站是一号公路旁的国家公园的Information Centre (图1)。冰川公园名符其实,沿公路绵延着高耸的大山,山顶的积雪在蓝天白云下鲜明耀眼。在停车场,看见二战老兵改装驾驶的摩托车,样子很酷(图2)。Information Centre内有一个自然博物馆,虽小,但值得一看。各种野生动物的标本栩栩如生,那些看不见的动物,在这儿全到齐了。里面还有一个小剧场,播放的纪录片向游客展示了当年开山筑路的艰辛。中心里面的工作人员很热情,有问必详答。从他们的介绍我了解到:这里的冰川不属于落基山脉,它们形成于更早的时间。工作人员说中心的后面就有一条Balu Pass Trail,穿过山谷,风景很秀丽,不过要穿过黑熊出没的区域,最好四人以上同行。

      路起始是上坡路,路旁可见各种浆果,我第一次看见野生的蓝莓(图3)。 路上遇到一个独行的白人大姐,我开玩笑问她:是不是一个人给熊送早点?她笑着说:我的尖叫声不会令它愉悦的。小路蜿蜒而上,渐渐引人入山谷风景。最后我在一段栈道上停下来,眺望远方(图4),我知道来回大约需要4个小时,我们今天的行程紧,看来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享受全程了。在回程的路上,我看到走在我后面的白人大姐坐在路旁的一块石头上地向我摆手(图5)。当我到她身旁的时候,她问我看没看到路上的Marmot (旱獭), 就在我刚刚经过的路旁。一定是我急匆匆的脚步惊扰了它。我悄悄靠近,静心等待,果然那个憨憨的小家伙又从岩石下的洞穴里爬了出来,坐在岩石上悠然地晒太阳(图6)。微风吹过山谷,远处哗哗的溪水声不绝于耳。开始我还是急着按相机的快门,后来我们就是静静地坐着看着,和那个小家伙共享明媚的阳光和宁静的山谷,互不打扰。直到后来,又有游客上来,小家伙钻入地穴,我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白人大姐和这一段美妙的时光。

      驱车继续向前,离Information Centre不远的路旁,我们看到了当年筑路时使用的大炮和造型独特的纪念碑(图7)。炮口朝向雪山,发射炮弹引发雪崩,以减少松弛的积雪下滑对公路的冲击和损坏。当我们兴致勃勃地鼓弄大炮玩的时候,无法想象当时筑路的艰辛。然而刻着筑路工程中死亡者名字的纪念碑和亡灵钟在提醒游人:现在的舒适生活来之不易(图8)。再往前行,我们去了石头花园(Rock Garden),沿一条小路穿行在天然岩石堆积群中。有的岩石上刻着特殊的符号,细心的游客才可以把它们全部找到。另一个超短的小Trail,穿行在一片巨大的雪松和杉树林中。下午我们掉头直奔晚上Jasper的营地。还有很多的路没有走,还有好多美丽的风景没有看到,人生哪有完美的?

      不过这么多天来,我们一直遗憾没有看到熊。来班芙没看到熊,有点去北京没吃到烤鸭的感觉。冰原大道(Icefield Parkway)是连接Banff和Jasper国家公园的93号公路。这条著名的公路经常有野生动物出没。所以我们有意在有些路段降低车速,翘首以待。冰原大道果然名不虚传,我们看到路边停靠的警车,然后看见路旁树丛中的黑熊(图9)。出于安全,警察不让我们下车靠近,只能在车里拍照了。随后一路上,我们都瞪大眼睛,可是再没有机遇出现。但一路上落基山脉壮丽的风光提供了最好的视觉享受,这真不愧是一条世界级的风景路(图10)(图11)。进入Jasper国家公园,天阴了下来,然后又是瓢泼大雨欢迎我们的到来。到露营地时已是晚上9点钟了,还好雨基本停了,我们快速搭帐篷、做饭,以最快的速度把一口热东西填到肚子里。没有城市里嘈杂的声音和炫照的灯光,在雨点敲打在帐篷上的滴答声中和漆黑如墨的黑夜里安然入睡。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 第九天(August 9th Friday):住宿地:Jasper Whistlers Campground 活动地: Jasper National Park
      清晨从鸟鸣声中醒来,营地周围一片静寂。Jasper的气温通常比Banff高几度,我没有感到通常醒来后的阵阵寒意。我们周围的营地多数停着房车,房车里的人就不用一早跑去公共厕所了。同伴说这个营地容易发现野生动物,树上有明显的爪子印和被啃食的痕迹。早饭后,我一个人顺着营地间的一条小路溜达,迎头碰到一头膘肥体壮四处觅食的野鹿(图1)。我一直困惑这里鹿的种类和区分,直至后来在“药湖”(Medicine Lake)看到一张介绍各种鹿的图片才明了。麋鹿(Moose): 肩高180cm,体重:450kg; 驼鹿(Elk): 肩高140cm,体重:330kg; 北美驯鹿(Caribou): 肩高100cm,体重:250kg; Mule Deer (给圣诞老人拉车的鹿):肩高100cm,体重:120kg; 这些都是有角的鹿,但是角的形状朝向各有不同,可以加以区别。我眼前的这个家伙,个头骡子般大小,很可能是一只Elk,而且是母的(据说只有公的才长角)。它似乎已经习惯了人类的注视,对于近在咫尺拍照的人也熟视无睹(图2)。使得我也不由得一次次放肆地缩短与它保持的距离,但是我也见识了它野性的一面。当两个韩国女孩试图正面靠近它时,它立刻就警觉起来,以攻击的姿态,向她们冲过去,吓得那两个女孩花容失色,尖叫着逃散。它奔跑的瞬间,肌肉紧绷,身形矫健。在感叹那种力量美的同时,我也不仅想到临行前网上的提醒:每年受到野鹿(尤其Elk)攻击受伤的游人远比黑熊多。尤其处于交配期的Elk,性情凶猛,可游人在心理上还是把它们当作宠物对待。

      早饭后,我们去Jasper小镇里转了转,有个超市,可以买些食品。93号公路穿镇而过,向北延续成16号公路,进入British Columbia 境内。一列长长的客运列车就停在Information Centre对过的铁轨上,坐火车来旅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发现在离镇不远的公路旁,几辆车停了下来,这往往意味着动物的出现。一个壮汉指点着路旁的树林对我们说,就在几分钟之前,他看到一头棕熊带着两头小熊在那里游荡。我们驱车向南,沿Maligne Lake Road 前往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Maligne Lake,离Jasper镇大约40多公里,是Jasper公家公园里最大的湖。我们大都是根据TripAdvisor上:Things to do in Jasper 的排名来决定目标。旅游回来后,在我着手写游记时才了解到,在Jasper有一条著名的Skyline Trail,被视为落基山最佳高地徒步路线之一,全程44公里,需几天走完,路的起始点就在Maligne Lake。当时一无所知,期待下次的归来行走在那条高路上。

      去往Maligne Lake的途中经过Medicine Lake。放眼望去,没什么稀奇之处。之所以称它为“药湖”,是因为它的神奇。秋天的时候,整个偌大的湖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而且也不见湖水的出入口。当地的印第安人认为是“魔法”或是“魔药”的作用,他们当然不知道湖水渗入了深深的地下通道。在去Maligne Lake的路上,我们第二次看到了黑熊。因为有国家公园的巡警站在路旁疏导车辆,我们只能坐在车里远远观看树丛中的两只黑熊。

      Maligne Lake没什么与众不同。唯一留有印象的就是沿湖小路旁的树林中可见一种特殊的白色苔藓(图3),据说那是Caribou最喜欢的食物,不过我们没那么好运看到它们。Caribou已经属于濒危动物了。在回程的途中我们又遇到一群大角羊,没有我们在Kootenay看到的大角羊那样健美,反而一个个瘦骨嶙峋的,大大小小的沿着公路慢吞吞地走着(图4),还不时地跑到车前讨要东西(图5)。网上都说Maligne Lake Road上很容易看到野生动物,还真不假,我们于是管这条路叫“动物大道”。当我们驶进Jasper Town 的时候,几辆国家公园的巡逻车和救护车尖叫着从我们车旁呼啸而过,奔向“动物大道”方向,令我们不仅猜测是不是发生了动物攻击人的恶性事件。

      从Maligne Lake回到营地,吃过午饭,在暖洋洋的帐篷里小憩一下,就又出发了。沿93号公路向南,按指示牌,我们找到Athabasca Falls的停车场。景色壮观的Athabasca Falls由Athabasca River在峡谷处形成(图6)。不同于Yoho的Takakkaw瀑布(以高度和飘逸为特征),Athabasca Falls以气势磅礴的水流和轰鸣夺人耳目(图7),令人感叹自然的伟力。

      之后,我们前往Mount Edith Cavell。一路顺盘山路而上,拐来拐去,很多路段限速15公里/小时。我开得手心出汗,小心翼翼,可是还是有车从我后面超过,令我佩服人家的驾技。Mount Edith Cavell(图8)的名字由来一位英国女护士,她在一战时期由于帮助德国占领区的联军士兵逃跑而被处以极刑。为了纪念她非凡的勇气和信念,这座大山以她的名字而冠名(图9)。一条小路通到山脚下,令游人能够近距离地观赏大山、冰川、冰湖。说实话,大山和冰川没给我多少震撼,也许见多不惊了,倒是这段护士的事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不在于从事的职业是否平凡,在于能否从平凡中造就非凡。

      回程的路上天色将晚,我们决定重回白天走过的“动物大道” ,清晨和傍晚是动物出没的最佳时机。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有角的鹿。一路上意外收获了这张Medicine Lake日落的风景照,比白天我们眼里的湖更显“魔力”(图10)。就在我们感觉气馁,准备掉头返回的时候,机遇不期而至,一头黑熊现身在在路旁的树丛中(图11)。没有巡逻车和警察,我们自由地靠近跟踪那只熊,甚至下车拍摄,它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看着它摇树枝啃浆果,爬树拉屎(不厥屁股,拉得都是红色的浆果),最后从树丛中走出来,大摇大摆地经过我们车前,不慌不忙地走到公路对过的树丛中去了。其实那头熊脏兮兮,皮毛癞癞巴巴的,没什么好看的。可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却让我们兴奋地议论不休。有时候就是这最后的一点坚持区分了成功与失败。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