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为初唐宫女(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壁画)。皆为短襦小袖紧身长裙。左边背对着我们的女子身上穿的半臂很明显。半臂是一种短袖上衣,由汉魏时期的“半袖”发展而来,因其衣袖的长度只有长袖衣的一半,所以称为“半臂”。正中女子头梳双螺髻。右边女子头梳单螺髻。三位肩上都环绕披帛。中图后面的小韦氏的发髻为左边正中女子的双螺髻。小太平公主为盘桓髻 ,二人皆穿短襦窄袖。高腰襦裙。高腰襦裙,隋唐女子流行时装,款式,对韩国朝鲜服饰也有深远的影响。右图为胡慧中的单螺髻。
永泰公主李仙蕙,死时才17岁。是上边图中梳双螺髻的韦皇后的小女儿。父亲是中宗李显。当然,她死的时候父亲还不是皇帝,而是被母亲武则天夺了皇位,整日生活在惊恐之下的可怜。关于李仙蕙的死因有三种说法。新旧唐书各执一辞,一个比一个惨。出土的墓志铭又是一种说法,说她是难产而死。新旧唐书都认为她是被奶奶武则天下令杀掉的,连同她的丈夫武延基,也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和她哥哥李重润一同赴了黄泉。这对小夫妻感情极好,因此武延基和大舅子李重润也经常把酒言欢,一次这三人在自家后花园里低语,议论起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起来,当然没说什么好话。第二天武则天建立的强大特务机构就发挥了功效,武则天听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哭诉,大怒,说她的人坏话就等于说她的坏话,她的脸面受到了挑战。旧唐书记载,她直接下令把这三人杖杀。新唐书说的是,她把这三人交到李显手里,又给了他一段白绫,"你看着办。"李显无奈,将女儿,儿子和女婿挨个勒死,然后向母亲交差,以保他和武延基家族其他成员的性命。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有人崇拜武则天,大概是考虑到一介女儿身竟能让所有男人败在她手下只有俯首听命的份,cool! 是够cool的,为了满足权势私欲连基本人伦都不要的主,接二连三灭子绝孙。成大事者都不在乎儿女私情,可要是大事都是这么成的,我看还是平庸点好。她死后四年李显复位,对他来说这一直是刻骨铭心的伤痛。追加给儿子女儿太子和公主的封号,并尊称他们的坟墓为“陵”,规格与帝王等同。所以永泰公主是历史上唯一坟墓被称为陵的公主。陵墓壁画绘制明显比其他公主要更为精细,仕女人物之美,实为罕见。陪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
说到墓室的壁画,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唐懿宗李漼的大女儿同昌公主,是中国历史上最受皇帝宠爱的公主。红楼梦秦可卿房中悬有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李漼超乎寻常的爱着女儿,世间少有的好东西都往她府里送。驸马韦保衡娶了个祖宗整天供着。公主是个好妻子,性情温婉,乖巧宜人。无奈身体自幼多病,17岁就去世了。唐懿宗杀光了给她看病的所有医生及其家属200多人,还不解恨,下令把她墓室壁画上侍女们的脸都挖去,因为她们没有尽心服侍女主人,没脸陪伴她。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左图为《八十七神仙卷》中神仙们的宽广衣袖。中为《簪花仕女图》。右为周洁版杨妃,众人皆穿大袖衫。
《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国美术史上极其罕见的经典传世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画上有87个神仙从天而降,列队行进,姿态丰盈而优美。我每次去徐悲鸿纪念馆都要趴在玻璃桌面上看几分钟。图中有两个神仙怀抱琵琶,一为横抱一为侧抱。还有反抱琵琶的,反正就是不好好弹。因为当时的琵琶不是竖着弹奏,而是横抱着用骨片或木片拨弦发声,这种骨片或木片谓之“拨”,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有“沉吟放拨插弦中”。图中神仙们头上梳高环飞仙髻和凌云髻。这样的发髻大概是我国神仙们的专利品。中国人一提嫦娥飞天就能想象出这些高环髻。左图为敦煌反弹琵琶的飞天。右图为舞蹈演员傅春英在《丝路花雨》中英娘的反弹琵琶。我小时候在剧场里看过她的丝路花雨,惊为天人。傅春英,电影演员周里京的亡妻,94年在家中遭遇入室抢劫被害。
唐代女子发髻的形制异常丰富。比如唐代坠马髻。
抛家髻。唐末京师妇女梳发,两鬓缓长,以泽胶贴而抱面。一直流行到清朝。 清孔尚任《桃花扇》中,就有"重点檀唇臙脂腻,匆匆挽个抛家髻。” 的唱词。明代形成的百戏之祖昆曲,旦角采用的就是这个发髻。直今戏曲舞台上的青衣花旦们都在用。左为出土陶俑,中2为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中3为《唐人宫乐图》局部,右为08奥运开幕式,舞乐仕女头上抛家髻身穿大袖衫。
单刀半翻髻
双环望仙髻
唐代女子化的妆,现今看来颇为雷人。”西子去时遗笑靥,谢娥行处落金钿。” 从南北朝到唐代,有一种很特别的化妆风气非常盛行,女性喜欢在脸上贴各种“小花片”作为装饰,当时叫做“花子”、“花钿”等名目。贴在额头眉心间。人工“假靥”,也是花子中的一种,通常,是一对小小的圆花钿,贴在嘴唇两侧的面颊上,人工地模仿出女性微笑时的靥涡。左图为贴花钿笑靥的彩俑。右为奥运会开幕式舞伎的复原。画眉还是没敢按原样复原。唐代300年,妇女流行的眉型从早期变化到末期,起码有20种,通过眉型就可以判断出她所在的年代。左边这个彩俑应该是武周时代后期的。好象叫双连阔柳眉。
唐朝前期沿用北齐、北周以及隋朝流行特点,女士们喜好男装。那是个以女扮男装为酷的时代。
幞头纱帽、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最主要的服饰。在我国中古时代的男装中,幞头很引人注目。它是我国的民族形式,除了我国的一些邻国间有仿效者外,绝不见于世界其他地区。所以它可以被认为是这一时期中,我国男装之独特的标志。唐代是幞头盛行的时代,幞头的样式也富于变化。不过更多式样出现在以后的宋朝。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黑色布帛。幞头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称为幞头脚。唐宋两代在这个脚上大做文章,出现各种各样的脚。因为开始幞头是用布直接扎在头上,没有铁丝铜丝作骨,所以幞头脚都是软的,称为软脚幞头。左图为裹幞头、穿圆领袍衫、乌皮靴的官吏(陕西乾县李重润墓壁画),右图为电视剧《贞观之治》中复原的软脚幞头和圆领袍衫。左边的人物腰间佩带着鱼符。
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废止虎符,改用黄铜做鱼形兵符,称为“鱼符” 。”武则天当朝后改为“龟符”,中宗年间又恢复为鱼符。鱼符也分左右两半,中缝处刻有“合同”两字,分开后,每半边符上只有半边字,合在一起才见完整的“合同”两字,所以又称此符为“合同”。后代签约,一式两份,中缝盖章,双方各持一份凭据。这种凭证统称为“合同”。“合同”一词由此而来。原文出自《朝野佥载》:"..汉发兵用铜虎符。及唐初,为银兔符,以兔子为符瑞故也。又以鲤鱼为符瑞,遂为铜鱼符以佩之。至伪周,武姓也,玄武,龟也.."
漆纱笼冠。冠的特点是平顶,两侧有耳垂下,下边用丝带系结。左图为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迎宾图》,画面左边三位唐朝官员着笼冠,冠内着罩平巾帻。李贤,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武则天临朝后逼迫他自杀。又一个被吃的渣都不剩的。右图为《贞观之治》中朝堂大臣的漆纱笼冠和笏板。这部片子,感觉很不错,唐风很浓,片子里面很多细节让人心头一动,看来制作方花了不少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