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把头。用本人头发梳成,里面不用架子。从清初到清末,满族贵妇发饰,以高髻为尚,梳时在头顶后部将发平分两把,向左右方横梳成两个长平髻,两髻合宽约一尺,俗称叉子头。作叉子头时,又在脑后头垂下一缕头发,下端修成两个尖角,形成燕尾形。左图为康熙朝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鳌拜义女。康熙皇帝的第二个皇后。右图是霍思燕在少年天子中的造型。
一字头。又叫如意头。其形状像一如意横在顶后。康乾以后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刺激了宫廷后妃追求美饰的心理。如何将这些美丽的首饰戴上去呢?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应运而生。发架有木制的,也有铁丝拧成的,形似横着的眼镜架。梳头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将全部头发束在头顶,从中间分成两缕,交叉绾在发架上。中间横插一长扁方(插在发架的两个孔内),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承重能力强,戴什么样的首饰都不会散。然后将脑后的余发绾成燕尾式扁髻,压在后脖领儿上,以限定脖颈不能任意转动,走在路上更为庄重。左图为慈安皇后像。
团头。好像一个带花纹的馒头。团头位置在正上方,把头发在头顶梳成竖式的圆形或扁形高髻.有的也留“燕尾儿”,并在发中插戴银、铜质扁方等首饰。左图是婉容。右为演员杨蓉在宫2中的造型。
大拉翅。应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成,即以头顶发髻为“头座”,在上面加戴青色素缎或纱绒架制成的发饰,脑后也留“燕尾儿”。这种发式清末流行於北京,而且越加越高,发展成类似后来“旗头板”的式样,并在正面饰以花朵,侧面悬挂流苏(线穗),就像顶著一块小黑板。这种牌楼式的装饰上面不用头发,纯粹以绸缎为之,做成一顶“扇形”的冠,戴时只要套在两把头发髻之上。左图来自一本专门介绍点翠首饰的书,《kingfisher》(翠鸟的英文词) 。点翠看的我眼谗。
钿子。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一般妇女多用铜丝或铁丝做成“头发撑子”,钿子有凤钿、满钿、半钿三种。
凤钿
钿子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将头发分两缕缠绕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花等饰物。左图中慈禧貌似一字头,但更象是钿子,在左右各叉上大朵簪花。这张照片应该是慈禧流传下来最早的一张,看上去不到45岁,尚保存着年轻时候的风韵。右图为演员蒋欣在《后宫甄嬛传》中的造型。从头饰到袍子再到各种小细节和脸部神态,多像啊。
点翠钿子。清故宫藏。帽胎以黑色丝绒缠绕铁丝编结而成,形似覆钵。由珍珠、珊瑚、玉石、碧玺等珠石组成各色花饰,点翠铺衬,铜镀金底托。右图为孙非非在宫2里带的复制品。
清代男子就不用提了。现代所有清宫戏用的都是清后期,也就是光绪年以后的式样。清早期一直到乾隆年间,都是标准的金钱鼠尾。意思是,辫子要能穿过金钱中间的眼,粗细和老鼠尾巴一样。这就要求把几乎所有的头发剃光,只留脑后一小块辫成鼠尾巴。这种发式难看之极。汉人自形成民族以来,对自己的头部一直是相当重视,汉人的文化很多体现在头,冠和帽上,男女成人仪式都在头上做文章,弱冠礼及笄礼,《仪礼•土昏礼》中记载着:“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意思是只有丈夫才能来解开新娘盘着的发髻,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等等。 异族入侵强迫改装束,大概满人的想法是,我不能把汉人都灭了,其实还真有过如此疯狂的想法,把汉人都杀光,西湖填平了放牧什么的。很快发现没有操作性。那就把他们都变成满人的模样,看上去也就是被灭了。在外国人眼里华夏文明被灭了,人都没了还谈什么文明。清建立政权后朝鲜和日本不再承认中国文化,他们宣称华夏文化已经在本土消亡,而被他们继承下来了。
最后上点私货。我收藏的一对鎏金花丝点翠镶宝银钗。点翠工艺极为繁杂,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揭开尘封的记忆,这对翠鸟钗不知曾插在哪位清代女子的头上,伴着她望断梅关宿妆残。我出国时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带着它,如此娇贵怕是禁不起以后反复的奔忙颠簸,最终还是难舍它的魅力一直带在身旁。终于最近一天发现它掉了一片翠毛,那感觉,比我自己掉一排睫毛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