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如果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怎么解释,十有八九会得到一个类似下面的颇具爱国主义抱负的回答:“国家有难的话,每个人都应承担责任,否则就要做亡国奴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显然是被后世误解很深的一句话。原文语出顾亭林《日知录》中的《正始》篇,从被写出的一刻起,几百年来被人不断地阅读、景仰、诠释,其涵义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演化成了今天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版本,然而却不知离它最初的意思相去已有几何。您可能觉得诧异,这么明白的八个字怎么会生出理解上的谬误呢?我们且从三百多年前的惊世巨变说起。
对于和顾炎武一样出生在晚明、经历了鼎革世变、目睹了残山剩水的景象、并在新朝苟且偷生的士人们来说,明帝国近三百年基业在一朝轰然倒塌,震惊和心痛之余也使他们陷入惨痛省思之中。士大夫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这样一个问题,即明王朝何以会覆灭?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清初士人对明亡的原因提出了形形色色的说法。有的认为流贼和党争掏空了晚明的精髓;有的认为士林醉心于空疏清谈的风气致使国家的知识阶层不振;有的归罪于“守令贪残”、“武臣骄蹇”的政治混乱;也有人从整个明代的政治建制上去寻找导致明末乱局的原因,列举出“宦官无制”、“叔父凌嫡”、“科举误才”、“易储废后”等等过失。
对问题的回答总是引发出新的问题的提出。如果说明朝的覆亡是近三百年的政治积弊累积所致,那么在更长的时段内,又是什么造成这些积弊的出现呢?有人开始把目光投向那至高无上的专制君主。起初,人们针对万历帝、崇祯帝等人行政的失德寡道进行批判,随着这种批判的展开,若干思想者逐渐超越了对某一两位君主个人品质和行为的批判,转而发展到对整个君主制度的总体清算。
在古代中国的思想观念里,“天子”原本是服务于天下的。《白虎通》卷一里说:“天子者,爵称也。”《孟子•万章篇》又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可见天子虽然尊贵,还不过是社会各阶层中的一员,并不和其余的人截然相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无论是他发出的命令还是对自己的称谓,都要定出一个特别名词来,天子之尊从此便殊绝于人了。到了西汉初年,叔孙通为汉室制定了一系列礼仪,使朝廷里上下尊卑的秩序得到了清理,张大了皇权的地位,使汉高祖体会到了皇帝威加海内的尊严。文帝时,一班博士诸生又奉命撰写了《王制》,把国家朝聘、贡奉、法律、生产、祭祀的责任和权利规定得极其明确,使君主感受到了“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可能。“天子”或“皇帝”已从原先的服务于天下的角色转变为威权无穷、炙手可热的“独夫”。
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做天子本是件辛苦差事,因为他要为天下人谋福祉,就要付出千倍于常人的劳动,自己却并不从中得到好处,所以古人避之不及。可是后来情形变了: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而“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君主在“天下”的社会格局中原是处于从属地位,他毕生所经营的一切都是属于天下人的。而今把君主置于天下人之上: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人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在一个人未得到君位时,靠屠杀和残害来实现自己的野心,并且以创立基业为由,为自己开脱;等他取得君位后,又变本加厉地盘剥天下人,以为自己功勋卓著,堂而皇之地说这是他辛苦半生所应得的!
黄宗羲犀利的言语对“天下”的统治者们在道德上进行了强烈抨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天下”是安宁还是动乱,取决于老百姓是幸福还是痛苦,而并非一姓王朝是兴盛还是衰落。顾炎武继而将这种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在他看来,道德已不仅仅是“天下”的统治者所必须的一种品质,而且是“天下”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天下”与“国家”这两个概念对比来看,后者指土地和人民,还有维护这片土地和人民所需的武力保障。但“天下”则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化的概念,它的涵义比一种靠权力和武力所据有的政治单位要宽泛得多,远远超出“国家”这个词所能代表的东西。顾炎武说,所谓“有天下”就是“欲厚民之生,正民之德。”他有一段常常被引用的名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於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亡国只是皇帝易姓国家改号,而亡天下则是文明与道德的沦丧。文明与道德,即整个人类的价值世界都属于“天下”的范畴,如果人们只知道保卫某一个政权,亦即“国家”,那仅是一种政治上的利害关系。“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一个人若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在维护一个政权或国家机器上,这种行为即使勇气可嘉,仍只是停留在“肉食者”(这里指野蛮人)的层次上。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懂得“保天下”,保卫那脆弱而又珍贵的文明与道德和它们背后的价值世界。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顾炎武发出了那句掷地有声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纵观中国历史,不具备“仁”的人只能得“国”,而不能得“天下”。孟子说这话的意思是想警告那些具有政治野心的“国”的统治者们,暴政和专制是不能使他们赢得“天下”的。它也提醒我们这些后人要想一想,是要屈服于权势呢,还是屈服于人类的理想。如果是前者,那我们就是生活在“国”中的奴隶;如果是后者,那我们就是生活在“天下”的堂堂正正的人。
“乾称父,坤称母……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要求的个体道德的高度自觉在张载的《西铭》里得到了完美的表述。天地就是我的父母,民众就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从这样一个观点出发,人就对自己的道德义务有了更高的了解,对一切个人的利害穷达都能以超越的态度等闲视之。从这种“民胞物与”的立场来看,天下的一切都无不与自己有直接的关系,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应当以实现个体对天下的义务为出发点。有了这种“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认识,个人的生死贫富贵贱得失都变得微不足道,人就能把生命投入到为天下的兴亡而奋不顾身的事业中了。
写于辛亥革命百年
2011-10-02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对于和顾炎武一样出生在晚明、经历了鼎革世变、目睹了残山剩水的景象、并在新朝苟且偷生的士人们来说,明帝国近三百年基业在一朝轰然倒塌,震惊和心痛之余也使他们陷入惨痛省思之中。士大夫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这样一个问题,即明王朝何以会覆灭?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清初士人对明亡的原因提出了形形色色的说法。有的认为流贼和党争掏空了晚明的精髓;有的认为士林醉心于空疏清谈的风气致使国家的知识阶层不振;有的归罪于“守令贪残”、“武臣骄蹇”的政治混乱;也有人从整个明代的政治建制上去寻找导致明末乱局的原因,列举出“宦官无制”、“叔父凌嫡”、“科举误才”、“易储废后”等等过失。
对问题的回答总是引发出新的问题的提出。如果说明朝的覆亡是近三百年的政治积弊累积所致,那么在更长的时段内,又是什么造成这些积弊的出现呢?有人开始把目光投向那至高无上的专制君主。起初,人们针对万历帝、崇祯帝等人行政的失德寡道进行批判,随着这种批判的展开,若干思想者逐渐超越了对某一两位君主个人品质和行为的批判,转而发展到对整个君主制度的总体清算。
在古代中国的思想观念里,“天子”原本是服务于天下的。《白虎通》卷一里说:“天子者,爵称也。”《孟子•万章篇》又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可见天子虽然尊贵,还不过是社会各阶层中的一员,并不和其余的人截然相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无论是他发出的命令还是对自己的称谓,都要定出一个特别名词来,天子之尊从此便殊绝于人了。到了西汉初年,叔孙通为汉室制定了一系列礼仪,使朝廷里上下尊卑的秩序得到了清理,张大了皇权的地位,使汉高祖体会到了皇帝威加海内的尊严。文帝时,一班博士诸生又奉命撰写了《王制》,把国家朝聘、贡奉、法律、生产、祭祀的责任和权利规定得极其明确,使君主感受到了“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可能。“天子”或“皇帝”已从原先的服务于天下的角色转变为威权无穷、炙手可热的“独夫”。
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做天子本是件辛苦差事,因为他要为天下人谋福祉,就要付出千倍于常人的劳动,自己却并不从中得到好处,所以古人避之不及。可是后来情形变了: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而“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君主在“天下”的社会格局中原是处于从属地位,他毕生所经营的一切都是属于天下人的。而今把君主置于天下人之上: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人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在一个人未得到君位时,靠屠杀和残害来实现自己的野心,并且以创立基业为由,为自己开脱;等他取得君位后,又变本加厉地盘剥天下人,以为自己功勋卓著,堂而皇之地说这是他辛苦半生所应得的!
黄宗羲犀利的言语对“天下”的统治者们在道德上进行了强烈抨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天下”是安宁还是动乱,取决于老百姓是幸福还是痛苦,而并非一姓王朝是兴盛还是衰落。顾炎武继而将这种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在他看来,道德已不仅仅是“天下”的统治者所必须的一种品质,而且是“天下”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天下”与“国家”这两个概念对比来看,后者指土地和人民,还有维护这片土地和人民所需的武力保障。但“天下”则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化的概念,它的涵义比一种靠权力和武力所据有的政治单位要宽泛得多,远远超出“国家”这个词所能代表的东西。顾炎武说,所谓“有天下”就是“欲厚民之生,正民之德。”他有一段常常被引用的名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於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亡国只是皇帝易姓国家改号,而亡天下则是文明与道德的沦丧。文明与道德,即整个人类的价值世界都属于“天下”的范畴,如果人们只知道保卫某一个政权,亦即“国家”,那仅是一种政治上的利害关系。“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一个人若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在维护一个政权或国家机器上,这种行为即使勇气可嘉,仍只是停留在“肉食者”(这里指野蛮人)的层次上。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懂得“保天下”,保卫那脆弱而又珍贵的文明与道德和它们背后的价值世界。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顾炎武发出了那句掷地有声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纵观中国历史,不具备“仁”的人只能得“国”,而不能得“天下”。孟子说这话的意思是想警告那些具有政治野心的“国”的统治者们,暴政和专制是不能使他们赢得“天下”的。它也提醒我们这些后人要想一想,是要屈服于权势呢,还是屈服于人类的理想。如果是前者,那我们就是生活在“国”中的奴隶;如果是后者,那我们就是生活在“天下”的堂堂正正的人。
“乾称父,坤称母……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要求的个体道德的高度自觉在张载的《西铭》里得到了完美的表述。天地就是我的父母,民众就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从这样一个观点出发,人就对自己的道德义务有了更高的了解,对一切个人的利害穷达都能以超越的态度等闲视之。从这种“民胞物与”的立场来看,天下的一切都无不与自己有直接的关系,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应当以实现个体对天下的义务为出发点。有了这种“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认识,个人的生死贫富贵贱得失都变得微不足道,人就能把生命投入到为天下的兴亡而奋不顾身的事业中了。
写于辛亥革命百年
2011-10-02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