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他鄉寫作的異數與藝術
--《在他鄉寫作》導讀
單德興
如果說作家哈金是異數,本書則是異數的異數,然而追根究柢,這些又與他的文學藝術密切相關。
哈金本名金雪飛,名聞遐邇的中文筆名「哈金」,其實翻譯自英文筆名「Ha Jin」,其中「哈」來自他上大學的城市哈爾濱,「金」則是他的本姓,英文也維持如此,但直譯為「哈金」時,「金」卻成了他的名。此一事例多少預言/寓言了身為以非母語在他鄉寫作而揚名國際的他,在面對身分認同、傳統以及翻譯時的複雜性。在本書中,他以論述的方式直接面對這些議題,旁徵博引許多古今中外作家的例證,現身說法,意義當然不比尋常。
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出生於中國遼寧省的哈金,未滿十四歲就加入人民解放軍,五年後退伍,由於文化大革命造成大學關閉,就在佳木斯鐵路公司工作三年,一九七七年大學開放招生,他考上黑龍江大學,被指派為英語系主修生,於一九八一年取得學士學位,一九八四年取得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學位,一九八五年留學美國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一九九二年取得博士學位。在美國就學期間,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爆發,震驚全世界,許多中國的海外留學生更是痛心疾首,這件事促使原先計畫畢業後回國貢獻所長的他決定留在美國,進而立志以英文從事文學創作,展開了人生的新頁。哈金目前任教於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主授文學與小說創作。
以非母語從事文學創作,對第一代移居者實為重大的抉擇與艱苦的挑戰。哈金一則離開故國之前並未以中文創作,再則不願自己的文學作品受制於檢查制度,於是選擇了以英文創作的艱難之路,其中的辛酸實難為外人道,亦非未身歷其境者所能體會。鑽研英美文學多年的他試著以英文寫詩,先後出版了三本詩集:《沉默之間》(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 1990)、《面對陰影》(Facing Shadows, 1996)、《殘骸》(Wreckage, 2001)。雖然最早出版的是詩集,文名卻是建立在小說創作上。與他的詩歌一樣,哈金以中國為題材,先後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好兵》(Ocean of Words: Army Stories, 1996〔中譯二○○三年出版〕)、《光天化日》(Under the Red Flag, 1997〔中譯二○○一年出版〕)、《新郎》(The Bridegroom, 2000〔中譯二○○一年出版〕),長篇小說《池塘》(In the Pond, 1998〔中譯二○○二年出版〕)、《等待》(Waiting, 1999〔中譯二○○○年出版〕)、《瘋狂》(The Crazed, 2002〔中譯二○○四年出版〕)、《戰廢品》(War Trash, 2004〔中譯二○○五年出版〕)。一直到二○○七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自由生活》(A Free Life〔中譯二○○八年出版〕),才首度以美國華人的經驗為題材(對象主要是從中國大陸赴美的華人社群,可謂華人離散〔Chinese diaspora〕的一部分),距離他初次出書已有十七個年頭,距離赴美留學更是足足二十二個年頭。他的小說連獲美國重要文學獎項,其犖犖大者如美國筆會/海明威獎(PEN/Hemingway Award)、歐康納短篇小說獎(Flannery O’Connor Award for Short Fiction)、亞美文學獎(the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Award)、美國筆會/福克納獎(PEN/Faulkner Award)和美國國家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等。
身為第一代移民作家,以非母語在異國寫作,詩集與小說在資本主義的美國出版實屬難得,可謂在一代中實現了通常需要三代才能達到的夢想。而他竟一再贏得重要文學獎項,連土生土長的(華裔)美國作家都瞠乎其後, 誠為一大異數。然而成功的背後除了個人的才華之外,卻是多年的閱讀、訓練、自律、毅力、執著與堅忍。他在本書附錄的訪談中,引用有法語創作經驗的華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話說:「這種作家必須花上比母語多十倍的精力和時間來完成一部作品。」哈金指出:「一個人要有足夠的毅力才能夠忍受所有的挫折和孤獨。把這些加總起來,以一個借用的語言來從事文學創作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至於他自己的實例則令人咋舌:「我的每部長篇小說至少經過三十遍修訂才完成,短篇小說修改的次數更多。單單《自由生活》的校樣我就改了六遍。那也就是為什麼我不鼓勵人以外文來寫作,因為其中多半就看你多堅忍。」如此說來,他以英文創作揚名國際,也就不那麼令人匪夷所思了。
哈金在英文世界成名後,作品被翻譯為三十多種語言流傳於世界各地,當然也包括了他母語的中譯本。然而他在華文世界的遭遇卻是出奇地兩極化。在台灣,說他是以中譯「衣錦還鄉」毫不為過,因為他的中譯本的出版量在美國(華人)作家中無疑是名列前茅的,不僅在市場上廣受歡迎,也受到學界的重視。反諷的是,他卻因為筆下所描繪的中國,有自曝家醜之嫌,而未能返鄉──不僅個人至今未曾返回中國大陸(至多只到香港),甚至連他的多部作品,除了《等待》之外,全遭到被禁的厄運。換言之,哈金既是美國華人中得獎最多、中譯最多的作家,卻也是被禁最多的作家。這點反證了他當初毅然決定以英文創作的確是有先見之明。
他早先的短篇小說之結構取法於愛爾蘭文豪喬埃斯(James Joyce)──另一明顯影響為美國小說家安德生(Sherwood Anderson)──也有意如同自我放逐的喬埃斯般撰寫有關故鄉的「道德史」。如今愛爾蘭奉喬埃斯為國寶,不僅設有博物館,而且每年六月十六日訂為布魯姆日(Bloomsday),大肆慶祝,因為他的名著《尤利西斯》(Ulysses)全書描寫的便是主角布魯姆當天於都柏林的行跡與心緒,不僅吸引大批觀光客,而且全世界有幾十個國家同步慶祝。相形之下,哈金的遭遇卻有著天壤之別──揚名異國,風行台灣,卻為故鄉中國所拒斥(雖然黑龍江大學校史館把他列為名譽校友)。兩位移居作家的命運竟如此迥然不同,不免令人為之不平。晚近情況似有好轉的趨勢,筆者於二○○九年六月和七月分別前往北京和南京參加亞裔美國文學與華裔美國文學的研討會,發現有關哈金的論文數量已足以組成一個場次,討論也相當熱烈,超脫了狹隘的意識形態,雖然有些人對於他所再現的中國依然無法接受,但大體而言已能持平以待。筆者在會中也表示,中國人對於哈金所再現的中國見仁見智,自有其背景,但他的作品絕非洪水猛獸,大可以平常心看待,在市場上發行,讓讀者來公評,而不是在意識形態的框架或資訊不足的情況下率爾批評。
哈金以往的作品都是詩和小說,《在他鄉寫作》(The Writer as Migrant)之所以為「異數」,是因為這是他寫作生涯中的第一本評論集,來自於二○○六年應邀在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發表的三篇演講。話雖如此,哈金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都主修英美文學,文學批評原本就是他的專長。他在附錄的訪談中提到,他曾提供萊斯大學委員會幾個演講題目,而對方最喜歡這個題目。系列演講內容二○○八年由芝加哥大學出版,原書共分三章,加上作者的簡短前言,呈現了哈金在詩人、小說家之外,罕為人知的批評家身分,供人與他的文學創作參考對照。作為系列演講,原書便已完整具足,然而為了讓中文讀者更能充分掌握哈金的觀念與思想,中譯本增添了一篇主題密切相關的演講稿,以及筆者的導讀和訪談。換言之,哈金「衣錦還鄉」的第一本評論集呈現給華文讀者的是比原著更豐富、多元的內容。其實,從翻譯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的觀點而言,使得不同譯本各具特色的,除了譯文本身的風格之外,最明顯的便是譯文之外的附文本(paratexts),因為這些「加料」使之有別於原文及其他語文的譯本(可謂「一個文本,各自表述」),更明確展現出華文世界的譯者、編者與導讀者的意圖,所設定的對象,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
原書第一章〈文學代言人及其部族〉(“The Spokesman and the Tribe”)討論移居作家作為故國代言人的角色,主要以俄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Alexander Solzhenitsyn)和中國作家林語堂為例,提到自己在以英文創作之初也曾如此自許,要為故國苦難的大眾發聲,後來逐漸懷疑這種角色,終於覺悟到作家必須特立獨行,發出一己的聲音,不再奢談代言,因為作家的首要任務就是在紙上見真章,留下經得起時間淘洗的藝術作品,即使自身無法回歸故土,但作品終將得到故鄉人民的擁抱。
第二章〈語言的背叛〉(“The Language of Betrayal”)提到有些人認為離鄉已是遺棄,而選用外語創作更形同背叛故國與母語。其實,選擇在安全區──母語──之外創作,背後有著強烈的原因。文中引用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所列舉的三種原因和代表性作家(康拉德〔Joseph Conrad〕出於必要,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出於野心,貝克特〔Samuel Beckett〕出於疏離),但進一步指出,其實作家的動機是交織混雜的,上述原因大多同時發生。哈金在其他場合中也經常援引前兩位作家,認為康拉德創立外國人以英文寫作的傳統,納博科夫發揚光大,至於他自己則試著在這個傳統中走出自己的路。此章仔細闡釋兩位大師的例證,指出兩人文風殊異,各樹一幟:康拉德中規中矩,敬謹審慎;納博科夫打破成規,自由嬉戲。結論時明言,作家為了在移居國的語言中找到一席之地,建立自己的風格,甚至不得不犧牲母語,「必須只忠實於他的藝術」。
第三章〈一個人的家鄉〉(“An Individual’s Homeland”)再度出入於古今許多文學作品,由荷馬史詩中的奧德修斯(Odysseus)談起,分述但丁和丁尼生(Alfred Tennyson)對此主題的處理,以示其亙古常新。他接著提到若干當代作家(包括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V. S. Naipaul〕、捷克作家昆德拉〔Milan Kundera〕、英文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和德文作家席伯德〔W. G. Sebald〕),申論當今飛機與網際網路使移居者與故國能保持密切的聯繫,而「家鄉」不再只是關係著過去,也涉及現在與未來,甚至「涉及抵達(arrival)多於回歸(return)」。對於移居作家而言,真正的家鄉存在於自身,而「建築家園的地方才是你的家鄉」(值得一提的是,長篇小說《自由生活》的主角武男在詩作中也有一字不易的看法)。因此,在哈金看來重要的是:「如何作為一個藝術家而生存,同時使自己的藝術得到發展。」
中譯本增加的第四章〈為外語腔辯護〉(“In Defense of Foreignness”)為二○○八年四月四日在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舉行的「全球化時代重估外語課程」研討會(Reassessing the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的主題演講,內容延續前三篇,主要以康拉德和納博科夫為例,說明兩位選擇以英文創作的移居作家的不同策略與特色:康拉德力求中規中矩,謹守英文成規(雖然偶爾不免筆誤);納博科夫有意突破,大玩文字遊戲,挑戰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兩人的風格雖然不同,但各自貢獻並豐富了自己選擇用於文學創作的外語,擴充其「語言能量」,形成英語的「一個特殊榮耀」。他推崇「康拉德是這一文學傳統的奠基人,納博科夫則代表它的頂峰」。文中特別提到,相較於以母語創作的本地作家,移居作家宜善用其邊緣位置,創作出具有混雜性的作品,形成自己的特色,其「能力和成就不能只以對標準英語的掌握來衡量」,即使「我們不可避免地聽起來有外國腔,但邊界是我們唯一可以生存並對這個語言作出貢獻的地方。」
附錄的〈辭海中的好兵:哈金訪談錄〉,篇名衍生自其短篇小說集《好兵》的中英文書名,原刊登於二○○八年九月號的《思想》時,已有一萬三千餘字,是華文世界有關哈金較周詳的訪談,為了配合此書出版,特別增添最後一節「關於《在他鄉寫作》與《落地》」。全篇由作家面對訪談者的提問,針對家世、教育、寫作(尤其是他的詩作)、文學觀、對於華文世界的觀察……一一坦誠作答,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雖然哈金大多避談自己,往往否認作品中的自傳性,但就此書而言,由應邀演講到題目選擇,都可看出公眾對於他身為移居作家的強烈興趣,而身處學院中的他也趁機廣泛蒐集資料,整理自己的看法,發表系列演講,其中必然涉及他的閱讀與創作經驗,可與他的作品相互參照。例如,以非母語創作的決心與艱辛,可參考《自由生活》中男主角武男的心路歷程,雖然哈金不承認該書中的自傳成分,但若沒有深切的體驗,實難刻畫得如此生動感人。二書分別為抽象的論述與具體的描繪,有興趣的讀者自可比對,細心體會。總之,《在他鄉寫作》的特色就是哈金以身兼作家與學院人士的角色現身說法,討論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移居作家與作品,其中所涉及的語言、傳統與身分的議題,並引申出對於文學與作家的普世觀點,使得此書比一般的學術評論更具感染力與說服力,也比常見的作家訴說自身的寫作觀、經驗談、文學理念更具深度與廣度。
本文伊始以「異數」來形容哈金其人其書,然而從哈金的訓練、紀律、努力與毅力可知,他的成功絕非偶然,與其說是「異數」,不如說是他善用自己的興趣與才華,面對以非母語在他鄉寫作的不可知的命運,發揮自己的邊緣位置與特殊資源,以驚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持久的堅忍,將自己對於家鄉與異地的感思,一字一句地化為「藝術」。誠如他一再強調的,作家最重要的就是忠實於自己的藝術,寫出的作品就是他的護照與憑證,因為唯有「藝術」才是作家最堅實的基礎與最終極的評斷。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台北南港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在他鄉寫作》導讀
單德興
如果說作家哈金是異數,本書則是異數的異數,然而追根究柢,這些又與他的文學藝術密切相關。
哈金本名金雪飛,名聞遐邇的中文筆名「哈金」,其實翻譯自英文筆名「Ha Jin」,其中「哈」來自他上大學的城市哈爾濱,「金」則是他的本姓,英文也維持如此,但直譯為「哈金」時,「金」卻成了他的名。此一事例多少預言/寓言了身為以非母語在他鄉寫作而揚名國際的他,在面對身分認同、傳統以及翻譯時的複雜性。在本書中,他以論述的方式直接面對這些議題,旁徵博引許多古今中外作家的例證,現身說法,意義當然不比尋常。
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出生於中國遼寧省的哈金,未滿十四歲就加入人民解放軍,五年後退伍,由於文化大革命造成大學關閉,就在佳木斯鐵路公司工作三年,一九七七年大學開放招生,他考上黑龍江大學,被指派為英語系主修生,於一九八一年取得學士學位,一九八四年取得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學位,一九八五年留學美國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一九九二年取得博士學位。在美國就學期間,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爆發,震驚全世界,許多中國的海外留學生更是痛心疾首,這件事促使原先計畫畢業後回國貢獻所長的他決定留在美國,進而立志以英文從事文學創作,展開了人生的新頁。哈金目前任教於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主授文學與小說創作。
以非母語從事文學創作,對第一代移居者實為重大的抉擇與艱苦的挑戰。哈金一則離開故國之前並未以中文創作,再則不願自己的文學作品受制於檢查制度,於是選擇了以英文創作的艱難之路,其中的辛酸實難為外人道,亦非未身歷其境者所能體會。鑽研英美文學多年的他試著以英文寫詩,先後出版了三本詩集:《沉默之間》(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 1990)、《面對陰影》(Facing Shadows, 1996)、《殘骸》(Wreckage, 2001)。雖然最早出版的是詩集,文名卻是建立在小說創作上。與他的詩歌一樣,哈金以中國為題材,先後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好兵》(Ocean of Words: Army Stories, 1996〔中譯二○○三年出版〕)、《光天化日》(Under the Red Flag, 1997〔中譯二○○一年出版〕)、《新郎》(The Bridegroom, 2000〔中譯二○○一年出版〕),長篇小說《池塘》(In the Pond, 1998〔中譯二○○二年出版〕)、《等待》(Waiting, 1999〔中譯二○○○年出版〕)、《瘋狂》(The Crazed, 2002〔中譯二○○四年出版〕)、《戰廢品》(War Trash, 2004〔中譯二○○五年出版〕)。一直到二○○七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自由生活》(A Free Life〔中譯二○○八年出版〕),才首度以美國華人的經驗為題材(對象主要是從中國大陸赴美的華人社群,可謂華人離散〔Chinese diaspora〕的一部分),距離他初次出書已有十七個年頭,距離赴美留學更是足足二十二個年頭。他的小說連獲美國重要文學獎項,其犖犖大者如美國筆會/海明威獎(PEN/Hemingway Award)、歐康納短篇小說獎(Flannery O’Connor Award for Short Fiction)、亞美文學獎(the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Award)、美國筆會/福克納獎(PEN/Faulkner Award)和美國國家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等。
身為第一代移民作家,以非母語在異國寫作,詩集與小說在資本主義的美國出版實屬難得,可謂在一代中實現了通常需要三代才能達到的夢想。而他竟一再贏得重要文學獎項,連土生土長的(華裔)美國作家都瞠乎其後, 誠為一大異數。然而成功的背後除了個人的才華之外,卻是多年的閱讀、訓練、自律、毅力、執著與堅忍。他在本書附錄的訪談中,引用有法語創作經驗的華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話說:「這種作家必須花上比母語多十倍的精力和時間來完成一部作品。」哈金指出:「一個人要有足夠的毅力才能夠忍受所有的挫折和孤獨。把這些加總起來,以一個借用的語言來從事文學創作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至於他自己的實例則令人咋舌:「我的每部長篇小說至少經過三十遍修訂才完成,短篇小說修改的次數更多。單單《自由生活》的校樣我就改了六遍。那也就是為什麼我不鼓勵人以外文來寫作,因為其中多半就看你多堅忍。」如此說來,他以英文創作揚名國際,也就不那麼令人匪夷所思了。
哈金在英文世界成名後,作品被翻譯為三十多種語言流傳於世界各地,當然也包括了他母語的中譯本。然而他在華文世界的遭遇卻是出奇地兩極化。在台灣,說他是以中譯「衣錦還鄉」毫不為過,因為他的中譯本的出版量在美國(華人)作家中無疑是名列前茅的,不僅在市場上廣受歡迎,也受到學界的重視。反諷的是,他卻因為筆下所描繪的中國,有自曝家醜之嫌,而未能返鄉──不僅個人至今未曾返回中國大陸(至多只到香港),甚至連他的多部作品,除了《等待》之外,全遭到被禁的厄運。換言之,哈金既是美國華人中得獎最多、中譯最多的作家,卻也是被禁最多的作家。這點反證了他當初毅然決定以英文創作的確是有先見之明。
他早先的短篇小說之結構取法於愛爾蘭文豪喬埃斯(James Joyce)──另一明顯影響為美國小說家安德生(Sherwood Anderson)──也有意如同自我放逐的喬埃斯般撰寫有關故鄉的「道德史」。如今愛爾蘭奉喬埃斯為國寶,不僅設有博物館,而且每年六月十六日訂為布魯姆日(Bloomsday),大肆慶祝,因為他的名著《尤利西斯》(Ulysses)全書描寫的便是主角布魯姆當天於都柏林的行跡與心緒,不僅吸引大批觀光客,而且全世界有幾十個國家同步慶祝。相形之下,哈金的遭遇卻有著天壤之別──揚名異國,風行台灣,卻為故鄉中國所拒斥(雖然黑龍江大學校史館把他列為名譽校友)。兩位移居作家的命運竟如此迥然不同,不免令人為之不平。晚近情況似有好轉的趨勢,筆者於二○○九年六月和七月分別前往北京和南京參加亞裔美國文學與華裔美國文學的研討會,發現有關哈金的論文數量已足以組成一個場次,討論也相當熱烈,超脫了狹隘的意識形態,雖然有些人對於他所再現的中國依然無法接受,但大體而言已能持平以待。筆者在會中也表示,中國人對於哈金所再現的中國見仁見智,自有其背景,但他的作品絕非洪水猛獸,大可以平常心看待,在市場上發行,讓讀者來公評,而不是在意識形態的框架或資訊不足的情況下率爾批評。
哈金以往的作品都是詩和小說,《在他鄉寫作》(The Writer as Migrant)之所以為「異數」,是因為這是他寫作生涯中的第一本評論集,來自於二○○六年應邀在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發表的三篇演講。話雖如此,哈金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都主修英美文學,文學批評原本就是他的專長。他在附錄的訪談中提到,他曾提供萊斯大學委員會幾個演講題目,而對方最喜歡這個題目。系列演講內容二○○八年由芝加哥大學出版,原書共分三章,加上作者的簡短前言,呈現了哈金在詩人、小說家之外,罕為人知的批評家身分,供人與他的文學創作參考對照。作為系列演講,原書便已完整具足,然而為了讓中文讀者更能充分掌握哈金的觀念與思想,中譯本增添了一篇主題密切相關的演講稿,以及筆者的導讀和訪談。換言之,哈金「衣錦還鄉」的第一本評論集呈現給華文讀者的是比原著更豐富、多元的內容。其實,從翻譯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的觀點而言,使得不同譯本各具特色的,除了譯文本身的風格之外,最明顯的便是譯文之外的附文本(paratexts),因為這些「加料」使之有別於原文及其他語文的譯本(可謂「一個文本,各自表述」),更明確展現出華文世界的譯者、編者與導讀者的意圖,所設定的對象,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
原書第一章〈文學代言人及其部族〉(“The Spokesman and the Tribe”)討論移居作家作為故國代言人的角色,主要以俄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Alexander Solzhenitsyn)和中國作家林語堂為例,提到自己在以英文創作之初也曾如此自許,要為故國苦難的大眾發聲,後來逐漸懷疑這種角色,終於覺悟到作家必須特立獨行,發出一己的聲音,不再奢談代言,因為作家的首要任務就是在紙上見真章,留下經得起時間淘洗的藝術作品,即使自身無法回歸故土,但作品終將得到故鄉人民的擁抱。
第二章〈語言的背叛〉(“The Language of Betrayal”)提到有些人認為離鄉已是遺棄,而選用外語創作更形同背叛故國與母語。其實,選擇在安全區──母語──之外創作,背後有著強烈的原因。文中引用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所列舉的三種原因和代表性作家(康拉德〔Joseph Conrad〕出於必要,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出於野心,貝克特〔Samuel Beckett〕出於疏離),但進一步指出,其實作家的動機是交織混雜的,上述原因大多同時發生。哈金在其他場合中也經常援引前兩位作家,認為康拉德創立外國人以英文寫作的傳統,納博科夫發揚光大,至於他自己則試著在這個傳統中走出自己的路。此章仔細闡釋兩位大師的例證,指出兩人文風殊異,各樹一幟:康拉德中規中矩,敬謹審慎;納博科夫打破成規,自由嬉戲。結論時明言,作家為了在移居國的語言中找到一席之地,建立自己的風格,甚至不得不犧牲母語,「必須只忠實於他的藝術」。
第三章〈一個人的家鄉〉(“An Individual’s Homeland”)再度出入於古今許多文學作品,由荷馬史詩中的奧德修斯(Odysseus)談起,分述但丁和丁尼生(Alfred Tennyson)對此主題的處理,以示其亙古常新。他接著提到若干當代作家(包括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V. S. Naipaul〕、捷克作家昆德拉〔Milan Kundera〕、英文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和德文作家席伯德〔W. G. Sebald〕),申論當今飛機與網際網路使移居者與故國能保持密切的聯繫,而「家鄉」不再只是關係著過去,也涉及現在與未來,甚至「涉及抵達(arrival)多於回歸(return)」。對於移居作家而言,真正的家鄉存在於自身,而「建築家園的地方才是你的家鄉」(值得一提的是,長篇小說《自由生活》的主角武男在詩作中也有一字不易的看法)。因此,在哈金看來重要的是:「如何作為一個藝術家而生存,同時使自己的藝術得到發展。」
中譯本增加的第四章〈為外語腔辯護〉(“In Defense of Foreignness”)為二○○八年四月四日在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舉行的「全球化時代重估外語課程」研討會(Reassessing the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的主題演講,內容延續前三篇,主要以康拉德和納博科夫為例,說明兩位選擇以英文創作的移居作家的不同策略與特色:康拉德力求中規中矩,謹守英文成規(雖然偶爾不免筆誤);納博科夫有意突破,大玩文字遊戲,挑戰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兩人的風格雖然不同,但各自貢獻並豐富了自己選擇用於文學創作的外語,擴充其「語言能量」,形成英語的「一個特殊榮耀」。他推崇「康拉德是這一文學傳統的奠基人,納博科夫則代表它的頂峰」。文中特別提到,相較於以母語創作的本地作家,移居作家宜善用其邊緣位置,創作出具有混雜性的作品,形成自己的特色,其「能力和成就不能只以對標準英語的掌握來衡量」,即使「我們不可避免地聽起來有外國腔,但邊界是我們唯一可以生存並對這個語言作出貢獻的地方。」
附錄的〈辭海中的好兵:哈金訪談錄〉,篇名衍生自其短篇小說集《好兵》的中英文書名,原刊登於二○○八年九月號的《思想》時,已有一萬三千餘字,是華文世界有關哈金較周詳的訪談,為了配合此書出版,特別增添最後一節「關於《在他鄉寫作》與《落地》」。全篇由作家面對訪談者的提問,針對家世、教育、寫作(尤其是他的詩作)、文學觀、對於華文世界的觀察……一一坦誠作答,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雖然哈金大多避談自己,往往否認作品中的自傳性,但就此書而言,由應邀演講到題目選擇,都可看出公眾對於他身為移居作家的強烈興趣,而身處學院中的他也趁機廣泛蒐集資料,整理自己的看法,發表系列演講,其中必然涉及他的閱讀與創作經驗,可與他的作品相互參照。例如,以非母語創作的決心與艱辛,可參考《自由生活》中男主角武男的心路歷程,雖然哈金不承認該書中的自傳成分,但若沒有深切的體驗,實難刻畫得如此生動感人。二書分別為抽象的論述與具體的描繪,有興趣的讀者自可比對,細心體會。總之,《在他鄉寫作》的特色就是哈金以身兼作家與學院人士的角色現身說法,討論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移居作家與作品,其中所涉及的語言、傳統與身分的議題,並引申出對於文學與作家的普世觀點,使得此書比一般的學術評論更具感染力與說服力,也比常見的作家訴說自身的寫作觀、經驗談、文學理念更具深度與廣度。
本文伊始以「異數」來形容哈金其人其書,然而從哈金的訓練、紀律、努力與毅力可知,他的成功絕非偶然,與其說是「異數」,不如說是他善用自己的興趣與才華,面對以非母語在他鄉寫作的不可知的命運,發揮自己的邊緣位置與特殊資源,以驚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持久的堅忍,將自己對於家鄉與異地的感思,一字一句地化為「藝術」。誠如他一再強調的,作家最重要的就是忠實於自己的藝術,寫出的作品就是他的護照與憑證,因為唯有「藝術」才是作家最堅實的基礎與最終極的評斷。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台北南港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