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今年国内文化领域里的一件大事,是原来的历史博物馆被改建成国家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简单说两句。
现在国内的博物馆大概都是免费的,凭证件领取免费门票。中国人拿身份证,外国籍的就用护照。 领票要排队,一到五去的人不算多,排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就领到了;周末人就多了,需要排一个小时以上。
国家博物馆我前后用了三天时间,基本上逛完了。内容挺丰富,藏品的水平很高,是一般省市级博物馆不能比的。现简要的说说我的三次参观。
第一次我先去的古代厅。展览按时间顺序,从新石器时代,经过商、西周、到东周是一个部分;秦汉是第二部分;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又是一个部分;之后是五代、宋元和明清。这一路看下来,俨然是一部用文物来叙述的中国断代史。不过,这个古代厅的东西,我猜都是原来的历史博物馆的旧展品,没有太多新意。
真正的好东西在几个专题展厅里。首先说说瓷器厅,这个厅的展品太好了,是特别好的那种。展品大致也是按时间顺序铺开,一进门就是五代和唐宋的瓷器。中国的瓷器在唐五代时虽然已经成熟,但还不算华丽。有一个唐代的秘色盘子,就是马未都提过的从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看起来很朴实无华,就像我们今天吃饭用的盘子一样,这是国宝级的文物。然后是宋代几大名窑的瓷器,官窑、哥窑、钧窑。哥窑的东西很好看,开片很密集,颜色呈土黄色;官窑的颜色呈天青色;很古朴很有韵味。另有几件耀州窑和龙泉窑的宋瓷。那位问了:汝窑的东西呢?汝窑这么珍贵的东西,并不在瓷器厅,而是在前面说过的古代厅的宋元部分有一件汝窑碗,很令人诧异。宋瓷之后就是大片大片的元明清青花、色彩釉、粉彩、五彩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顺着朝代一个瓶子一个瓶子地看下去,注意那上面龙纹、人物和花卉的演变,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这个瓷器厅我是每次都去的,真是大饱眼福。
瓷器厅对面就是另一个很牛逼的展厅:佛教造像和青铜器厅。 有几尊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很引人注目,那菩萨的面容和神态,微笑着,雍容高贵,又透着一股神秘,那感觉是今天古玩市场上的大新活模仿不出来的。青铜重器,著名的司母戊鼎被摆放在青铜器厅的正中央,被人围观。另有子龙鼎,编钟等等重器。
第二次去了德国启蒙运动展览,这种特别展览是要买门票的,10块钱,不贵。都是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的德国绘画、日常器具、科技创造,反映了启蒙时代中欧社会的变迁。走马观花一番。之后又回到瓷器厅,加深了对宋瓷的印象。
第三次去了李可染、黄胄、潘天寿的个人展厅。我以纯外行人的角度发表一些微词:我觉得黄胄画作的旨趣不高,在我眼里就是政治宣传画(propaganda),题材都是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呵护下的祥和生活,那人物也是千人一面,全是笑呵呵很幸福很满足的表情。这样的作品被冠以“大师”的称号,我觉得,…… 呵呵。不过黄胄画的驴真是不错。 潘天寿是德才兼备的大师,是中国传统式的文人士大夫,他的秃鹰、山石、梅花、松树都很有个性。还有他的诗我觉得也很有风骨。文革迫害时,写的“莫此笼絷狭,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文革之前的一首“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万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写得多有气魄!结合他的画看,很让人感动。
从画展出来,实在没的可看了,就去了“复兴之路”展厅,共产党版的中国近代史,不说大家也知道是什么样。看到1960年后,展厅突然走到了尽头,再往前走就是下楼的台阶,我问一个美女工作人员:“60年代到这儿突然下楼了,是不是暗示着中国从这儿开始走下坡路了?” 美女无语凝噎。 这博物馆的设计者太含蓄了! 果不其然,下楼后,新的展厅是从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讲起的。
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年纪轻轻的帅哥美女,很养眼,也算是一道风景。遗憾的是,国家博物馆目前还没有中国古代书画展厅,也许以后会陆续添加。
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孔老二的塑像被体面地放置在博物馆最靠里的旮旯里,非常不引人注目。一个孔子塑像,一个老毛的死人墓,这两个曾经水火不容的东西如今也只能以这种方式并存在广场上,毕竟,肯定一个就等于否定另一个,而这两个目前都是中国极力赞颂和推崇的文化和历史符号。我们的党在这个问题上很窘困,我很理解。
感谢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来了解伟大祖国的辉煌历史并展望美好的未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现在国内的博物馆大概都是免费的,凭证件领取免费门票。中国人拿身份证,外国籍的就用护照。 领票要排队,一到五去的人不算多,排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就领到了;周末人就多了,需要排一个小时以上。
国家博物馆我前后用了三天时间,基本上逛完了。内容挺丰富,藏品的水平很高,是一般省市级博物馆不能比的。现简要的说说我的三次参观。
第一次我先去的古代厅。展览按时间顺序,从新石器时代,经过商、西周、到东周是一个部分;秦汉是第二部分;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又是一个部分;之后是五代、宋元和明清。这一路看下来,俨然是一部用文物来叙述的中国断代史。不过,这个古代厅的东西,我猜都是原来的历史博物馆的旧展品,没有太多新意。
真正的好东西在几个专题展厅里。首先说说瓷器厅,这个厅的展品太好了,是特别好的那种。展品大致也是按时间顺序铺开,一进门就是五代和唐宋的瓷器。中国的瓷器在唐五代时虽然已经成熟,但还不算华丽。有一个唐代的秘色盘子,就是马未都提过的从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看起来很朴实无华,就像我们今天吃饭用的盘子一样,这是国宝级的文物。然后是宋代几大名窑的瓷器,官窑、哥窑、钧窑。哥窑的东西很好看,开片很密集,颜色呈土黄色;官窑的颜色呈天青色;很古朴很有韵味。另有几件耀州窑和龙泉窑的宋瓷。那位问了:汝窑的东西呢?汝窑这么珍贵的东西,并不在瓷器厅,而是在前面说过的古代厅的宋元部分有一件汝窑碗,很令人诧异。宋瓷之后就是大片大片的元明清青花、色彩釉、粉彩、五彩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顺着朝代一个瓶子一个瓶子地看下去,注意那上面龙纹、人物和花卉的演变,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这个瓷器厅我是每次都去的,真是大饱眼福。
瓷器厅对面就是另一个很牛逼的展厅:佛教造像和青铜器厅。 有几尊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很引人注目,那菩萨的面容和神态,微笑着,雍容高贵,又透着一股神秘,那感觉是今天古玩市场上的大新活模仿不出来的。青铜重器,著名的司母戊鼎被摆放在青铜器厅的正中央,被人围观。另有子龙鼎,编钟等等重器。
第二次去了德国启蒙运动展览,这种特别展览是要买门票的,10块钱,不贵。都是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的德国绘画、日常器具、科技创造,反映了启蒙时代中欧社会的变迁。走马观花一番。之后又回到瓷器厅,加深了对宋瓷的印象。
第三次去了李可染、黄胄、潘天寿的个人展厅。我以纯外行人的角度发表一些微词:我觉得黄胄画作的旨趣不高,在我眼里就是政治宣传画(propaganda),题材都是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呵护下的祥和生活,那人物也是千人一面,全是笑呵呵很幸福很满足的表情。这样的作品被冠以“大师”的称号,我觉得,…… 呵呵。不过黄胄画的驴真是不错。 潘天寿是德才兼备的大师,是中国传统式的文人士大夫,他的秃鹰、山石、梅花、松树都很有个性。还有他的诗我觉得也很有风骨。文革迫害时,写的“莫此笼絷狭,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文革之前的一首“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万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写得多有气魄!结合他的画看,很让人感动。
从画展出来,实在没的可看了,就去了“复兴之路”展厅,共产党版的中国近代史,不说大家也知道是什么样。看到1960年后,展厅突然走到了尽头,再往前走就是下楼的台阶,我问一个美女工作人员:“60年代到这儿突然下楼了,是不是暗示着中国从这儿开始走下坡路了?” 美女无语凝噎。 这博物馆的设计者太含蓄了! 果不其然,下楼后,新的展厅是从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讲起的。
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年纪轻轻的帅哥美女,很养眼,也算是一道风景。遗憾的是,国家博物馆目前还没有中国古代书画展厅,也许以后会陆续添加。
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孔老二的塑像被体面地放置在博物馆最靠里的旮旯里,非常不引人注目。一个孔子塑像,一个老毛的死人墓,这两个曾经水火不容的东西如今也只能以这种方式并存在广场上,毕竟,肯定一个就等于否定另一个,而这两个目前都是中国极力赞颂和推崇的文化和历史符号。我们的党在这个问题上很窘困,我很理解。
感谢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来了解伟大祖国的辉煌历史并展望美好的未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