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看Rolia的这帮腐败家伙好几个月了,wjiang, 挨过来炖,硬的石盖,还有什么yellow啊就——黄,我就生气又痒痒!半年没找着工作,上的又是免费且限时的网,只干瞪眼能看着他们乐。这星期刚拿到offer,就准备也来凑热闹。看到wjiang问35mm SLR的专家,这不问到我饭碗里啦吗。嗯哼!啊,在下是光学专家,前几年高烧摄影。不料看到最后,竟还有Tsinghua、牙医这等高人,吓得立马下网睡觉。早上醒来心想牙医您老也太曲高和寡了,我们哪是玩儿到那份上的主,也就是结婚前哄MM,现在烧点小钱。我就来胡侃几句,被误导者责任自负。
说到镜头,我完全赞成前面两老的宏论。一般的评价是对各厂的高端产品而言,我想日本五大厂的镜头排名顺序应该是:Nikon, Canon, Pentax, Olympus and Minolta. 相机这玩意儿虽不像计算机那么变化得快,但两年没了解行情,也实在是外行了。Wjiang单子上的东西,我一个也不知道。我当年玩的主要是手动调焦产品,买之前看好的是Canon,后来玩了一阵朋友的Minolta XD7,镜头是该厂的代表作35-135mm,于是对美能达钟爱有加,无赖囊中羞涩,最后买的是X300和28-70mm(f3.5-4.8),Vivita_No.1 70-210mm(f2.8-4)。用那28-70头,我拍的天空从来没蓝过,总是偏紫红。后来玩过单位的一些高档货,总的感觉是价格说明一切,而且此等玩意儿和玩Hi-Fi一样,没有性价比一说,你脑袋又多烧,就烧多少钱。外行怎么比,你就看谁的光圈大,看看说明书,谁的透镜组、片数多,有没有用超低色散玻璃(一般镜身上有一红环)。对于中低档产品,倒是各家有各家的特点。说专业一点,就是在剩余像差平衡上,各有哄人的招。有的是牺牲一些大光圈的像质,而在f8-11时性能极佳;Minolta牺牲高阶球差和色差,结果是是明锐度和色彩还原不行,但其分辨率很好(我老婆脸上的疵病清晰可辨);Canon主要保留初级球差,成像偏软,但锐度和色彩还原均不错,拍肖像胜于拍风景;杂牌厂商的头多半是光圈很小而且边缘视场畸变大。原厂机身配其他头,似乎是前几年烧友流行的事,但腾龙和图丽的宝贝儿价格也不菲。在现在AF头为主的行市里,好像是西格马(sigma?)领风骚吧。
专家的玩法其实是另一码事。所有的自动功能对我等菜鸟级、傻瓜级水平是方便又省事,对他们都是妨碍。那一瞬间的职业敏感(新闻摄影)和创作灵感(艺术摄影)中,一系列娴熟的机械动作不会干扰他们的思维,但那些自动功能的设置恐怕要坏事,眼球对焦模式也判断不了他们老人家的艺术眼光。新华社名记唐师增玩的是Leica,固定镜头、平视取景的那种(样子很土,但价格吓死你!),青年报的王文扬是一台尼康F3加一台FM2(牙医老人家肯定赞成这么配),只有牛群这种称钱又招摇的主才会扛俩F4。布列松老人家用莱卡,功夫全在按下快门一刹那,后期绝不裁剪画面;亚当斯老人家架上柯达大家伙,手持曝光表蹲在黄石公园里,等待阳光最佳的一瞬间;我们这位Tsinghua老人家玩儿的是‘好死不赖得’—CarlZeiss头哩(^_^)……wjiang您老大概不会走那么远的,和我差不多,我看还是买canon或pantax吧。
机身也还是有些小讲究的。既然发烧就得少点内容吧,比拍MM在瀑布前,1/4000秒就用得着了,那珠帘翠玉的感觉保准让MM看了开心。但wjiang你的家伙如果最大光圈只有F4.5,也就省了这份心。快门的震动要小,牙医等老鸟的确是都不用闪光灯的,手端1/15秒是入门的功夫,这时候快门振动是有影响的。钢链的快门振动就比布帘小,canon的反光镜抬升动作极轻巧。
还有给MM来张侧逆光,最能体现你的高超技巧。但如果闪光同步速度不是小于1/90,你就等着她奚落吧。俺当年是用自制的反光板补光,是不更那么像回事儿。
我将要去上班的ELCAN公司,是Leica的北美生产商,应该比原厂的便宜点吧,可面试我的设计部经理说他买不起,我也就懒得多问了。要是像我原来的单位,发不出奖金就发相机该多好,我以前多的还送亲戚朋友哩。
我现在感兴趣的是数字相机,欢迎同好切磋。目前看好的是:
1. Kodak DC4800, 3.3Meg, 3x_optic, $750;
2. Olympus C211, 2.1Meg, 10X_optical, $1170;
3. Canon Pro 90 I.S., 3.34Meg, 10X_optical, $1600.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说到镜头,我完全赞成前面两老的宏论。一般的评价是对各厂的高端产品而言,我想日本五大厂的镜头排名顺序应该是:Nikon, Canon, Pentax, Olympus and Minolta. 相机这玩意儿虽不像计算机那么变化得快,但两年没了解行情,也实在是外行了。Wjiang单子上的东西,我一个也不知道。我当年玩的主要是手动调焦产品,买之前看好的是Canon,后来玩了一阵朋友的Minolta XD7,镜头是该厂的代表作35-135mm,于是对美能达钟爱有加,无赖囊中羞涩,最后买的是X300和28-70mm(f3.5-4.8),Vivita_No.1 70-210mm(f2.8-4)。用那28-70头,我拍的天空从来没蓝过,总是偏紫红。后来玩过单位的一些高档货,总的感觉是价格说明一切,而且此等玩意儿和玩Hi-Fi一样,没有性价比一说,你脑袋又多烧,就烧多少钱。外行怎么比,你就看谁的光圈大,看看说明书,谁的透镜组、片数多,有没有用超低色散玻璃(一般镜身上有一红环)。对于中低档产品,倒是各家有各家的特点。说专业一点,就是在剩余像差平衡上,各有哄人的招。有的是牺牲一些大光圈的像质,而在f8-11时性能极佳;Minolta牺牲高阶球差和色差,结果是是明锐度和色彩还原不行,但其分辨率很好(我老婆脸上的疵病清晰可辨);Canon主要保留初级球差,成像偏软,但锐度和色彩还原均不错,拍肖像胜于拍风景;杂牌厂商的头多半是光圈很小而且边缘视场畸变大。原厂机身配其他头,似乎是前几年烧友流行的事,但腾龙和图丽的宝贝儿价格也不菲。在现在AF头为主的行市里,好像是西格马(sigma?)领风骚吧。
专家的玩法其实是另一码事。所有的自动功能对我等菜鸟级、傻瓜级水平是方便又省事,对他们都是妨碍。那一瞬间的职业敏感(新闻摄影)和创作灵感(艺术摄影)中,一系列娴熟的机械动作不会干扰他们的思维,但那些自动功能的设置恐怕要坏事,眼球对焦模式也判断不了他们老人家的艺术眼光。新华社名记唐师增玩的是Leica,固定镜头、平视取景的那种(样子很土,但价格吓死你!),青年报的王文扬是一台尼康F3加一台FM2(牙医老人家肯定赞成这么配),只有牛群这种称钱又招摇的主才会扛俩F4。布列松老人家用莱卡,功夫全在按下快门一刹那,后期绝不裁剪画面;亚当斯老人家架上柯达大家伙,手持曝光表蹲在黄石公园里,等待阳光最佳的一瞬间;我们这位Tsinghua老人家玩儿的是‘好死不赖得’—CarlZeiss头哩(^_^)……wjiang您老大概不会走那么远的,和我差不多,我看还是买canon或pantax吧。
机身也还是有些小讲究的。既然发烧就得少点内容吧,比拍MM在瀑布前,1/4000秒就用得着了,那珠帘翠玉的感觉保准让MM看了开心。但wjiang你的家伙如果最大光圈只有F4.5,也就省了这份心。快门的震动要小,牙医等老鸟的确是都不用闪光灯的,手端1/15秒是入门的功夫,这时候快门振动是有影响的。钢链的快门振动就比布帘小,canon的反光镜抬升动作极轻巧。
还有给MM来张侧逆光,最能体现你的高超技巧。但如果闪光同步速度不是小于1/90,你就等着她奚落吧。俺当年是用自制的反光板补光,是不更那么像回事儿。
我将要去上班的ELCAN公司,是Leica的北美生产商,应该比原厂的便宜点吧,可面试我的设计部经理说他买不起,我也就懒得多问了。要是像我原来的单位,发不出奖金就发相机该多好,我以前多的还送亲戚朋友哩。
我现在感兴趣的是数字相机,欢迎同好切磋。目前看好的是:
1. Kodak DC4800, 3.3Meg, 3x_optic, $750;
2. Olympus C211, 2.1Meg, 10X_optical, $1170;
3. Canon Pro 90 I.S., 3.34Meg, 10X_optical, $1600.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