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社会广角系列之 带着扬琴乘风来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介绍扬琴演奏员王莉女士



我喜欢音乐, 尤其是对传统的中国的民族音乐更是百听不厌, 来到加拿大后也经常观看一些华人乐队的演出. 我渐渐发现, 华人乐手可谓多矣, 二胡, 笛子, 古筝, 琵芭百花争艳, 可就是不见扬琴, 唢呐和笙等几样传统中国乐器的身影. 尤其是扬琴, 它应居于民族乐队的中心. 按理说它是不可或缺的, 一些民族音乐和戏曲如果没有它的伴奏, 就好象抽去了神经, 苍白无力格调平庸, 无论效果还是气势都将大为逊色.

华人移民人才济济, 怎么会唯独缺少精通扬琴演奏的人士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 , 证明了我的孤陋寡闻. 那是不久前的一个夏日之夜, 在一位朋友家的聚会上, 几位多伦多知名华人艺术家做即兴演出. 其中著名的笛子演奏家王春和吹奏了独奏曲-- “好人一生平安”, 为其伴奏的就是让我朝思暮想的扬琴. 一位年轻秀美的女士用她娴熟而轻松潇洒的技艺为王老师委婉柔和的笛声配上了泉水叮咚悠扬的伴奏, 将乐曲衬托的似夏夜微风如歌如诉, 把大家带入了一个深沉久远的诗情画意之中……

聚会上, 我同这位演奏扬琴的女士交谈了一回儿. 她叫 “王莉”, 来自大陆的山西, 登陆加拿大才五个月, 移民前在山西大学音乐学院从事扬琴教学和演出工作.

我们的话题转到了她面前的这架扬琴上, 这是一款在大陆常见的供演员专用的演奏琴, 还配有雕刻精美的专用支架, 看样子用过一些年份了. 王莉说这是专门从大陆带来的. 移民时有许多行李要带, 这琴体积大且份量重, 临走前带与不带还真的矛盾了一番呢. 然而, 王莉说扬琴演奏是她几十年的最爱. 就象自己的孩子一样, 为它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 要割舍这份情感的确太难了. 王莉想: 加拿大华人移民很多, 一定有许多人喜欢中国的民族音乐, 将来无论是演出还是教学, 自己的专长一定能有用武之地. 即使一时半会儿难以成全, 自己在家练习和弹奏还可以为生活增添情趣呢. 正是怀着对艺术的顽强执著和自信, 让王莉下了决心. 因此少带些其他用品也要带上自己心爱的琴. 于是, 毅然提上了琴, 乘上飞机就来了.

她的话, 让我眼前浮现出这样一个情景; 民间传说中有一位弹奏着琵芭飞翔在云中的 “乘鹤仙子”, 在天上人间传播着爱情与善良的佳音. 如今, 王莉女士也携琴乘风而来, 不正说明了华人新移民对艺术对生活的真挚热爱与追求吗?

那天由于太晚, 无法细谈, 于是另约了时间, 一个傍晚专程去访问了王莉女士.车到她家门口, 隐隐约约就听到房内传出叮叮咚咚的琴声, 不用说她正在练琴呢.

王莉女士性格爽朗大放, 热情地接待了我的来访.客厅里放着那架醒目的扬琴. 谈到王莉女士学琴从艺的往事, 她显露出十分兴奋与自豪的神情.王莉的父亲在山西大同煤矿文工团担任二胡演奏员, 父亲的影响, 使王莉从小就喜欢上了民族音乐. 当她刚刚上小学时, 父亲送她去北京, 师从中国广播艺术团扬琴演奏家杨竟明先生. 那还是文革时期. 孩子们无心上课, 而王莉已经走上了艺术之路. 当然, “梅花香自苦寒来”,为了艺术, 她付出了太多的艰辛, 少年时代的许多光阴都是陪伴在扬琴的左右渡过的.

说到这位杨老先生, 笔者有必要罗嗦几句. 我们知道; 扬琴又叫蝴蝶琴, 扁面琴, 打琴, 相传在明代 (公元1368-1644年) 由传教士带入中国. 据说, 当初的 “洋琴” 短小的象一块搓衣板, 甚至可以挂在脖子上敲打. 经过数百年的民族化演变, 才成为中国的传统扬琴. 而传统扬琴发展到“中国现代扬琴”却与这位杨竟明先生的独特贡献密不可分.

杨老先生从上个世纪40年代即着手改造扬琴, 因为传统扬琴在转调, 音域, 音色, 音量诸方面都不尽人意. 经过杨先生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与改造, 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 才有了目前中国民乐演奏中广泛使用的 “401”, “501”型扬琴. 从这一点讲, 正如乐器 “阮”用其创制人阮咸的名字命名一样, 中国的“扬琴”也应该更名为 “杨琴”.

杨老先生除改造了扬琴外, 还对于扬琴的演奏技巧早有研究, 首先发明了 “三指持键”, “指腕结合”等科学的演奏方法, 对中国扬琴演奏水平的发展影响极大. 王莉女士有幸从小得到杨老先生的谆谆教诲, 进步很快. 从小学起参加学校宣传队, 14岁时参加中国华北地区扬琴比赛即以一曲 “打起锣鼓庆丰收” 夺得第一名.

王莉18岁那年也追寻父辈的足迹进入了山西大同煤矿文工团, 担任扬琴演奏员兼爵士乐鼓手. 我知道许多扬琴演奏员都是出色的鼓手, 或许因为彼此的演奏手法有些类似吧. 我翻阅了王莉女士当年的一些舞台剧照, 她表演爵士鼓的身姿真是潇洒, 一定引来许多欢呼. 可是, 既使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民族音乐陷入低谷时, 王莉依然念念不忘她心爱的扬琴. 在那个期间她赴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煤矿文工团和海政文工团进修, 潜心钻研扬琴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 还多次参加全国煤矿系统的汇演并荣获 “最佳乐手”的桂冠.

1985年王莉考入山西大学音乐学院专修扬琴专业, 实现了她多年的梦想. 在艺术的蓝天上, 她展开理想的双翼, 畅游翱翔. 经过4年苦读, 王莉于198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执教, 此后长期从事演出和教学工作. 至今年移民加拿大之前, 年轻的王莉女士已是桃李芬芳, 硕果累累.

王莉目前正在参加英语培训, 以期消除今后语言方面的障碍. 她还应邀参加过多伦多华人民乐团和一些社团的演出, 博得广泛好评. 她说眼下正在研究广东粤剧, 希望不久后能有机会为粤剧伴奏演出. 没想到这么快王莉女士就进入角色了, 真是 “苍天不负有心人”.

扬琴, 这种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娇娇者, 她来自于海外又正走向世界. 在欧洲, 扬琴依然是广受欢迎的乐器, 然而在加拿大这种乐器还是稀有见到, 多伦多大学的音乐学院也没有这个专业. 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讲, 王莉女士将扬琴带到此地就有了拓荒者的意味.为此, 她已经做好了教学方面的准备, 争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扬琴演奏技艺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喜欢的人们, 让中国的民族音乐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

我们祝愿王莉女士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

王莉女士联系方法:"liwang_168@yahoo.com.cn".

09/23/2005 <加中时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社会广角系列之 带着扬琴乘风来
    • 扬琴与二胡一样,不是“传统的中国乐器”,而是进口乐器(源于波斯)。不过这两种乐器在中国被发扬光大了,不知道现在的中东人是否还玩这两种乐器。
      • 中东情况不明,但扬琴在欧洲依然流行.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还设有扬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