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这样的文章你觉得看得下去吗?真心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标题还没想好。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今天是安琪从公司被裁整整八个月,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想当初刚下来时参加一些找工作的培训,听有些人介绍说自己已被裁一年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暗想如果自己也这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会怎样?不敢想下去、、、、、、
然而日子总要过下去,而且过得并非如想象般无聊而凄惨,反而让她经历了一段五味俱全的难得的人生。

其实安琪被裁,首先受益的是她六岁的儿子。儿子刚开始上小一,学校三点半放学后转到托儿中心,直到安琪下班五点多去接他。每天接回来的是满脸的疲惫和饥肠辘轳的小可怜。被裁的当天,安琪早早去了学校的托儿中心。儿子奇怪的问,“妈妈你怎么来得这么早?”安琪强忍住眼泪说:“妈妈被公司裁掉,从今天起每天都可以早早来接你了。”儿子居然举起双手欢呼起来。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安琪忽然意识到儿子是如此在意妈妈的陪伴。也许当个全职母亲也不是一件坏事,钱的问题暂时不想也罢。想到这里,安琪沉重的心情稍稍轻松了一些。
儿子学校经常需要一些家长做志愿者,这在安琪上班时是无法考虑的,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再说安琪也真想知道这儿的小学是如何运作,传说中的小朋友们围在地上坐一圈听老师上课情景让安琪如此向往,因此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儿子的老师请她去帮孩子们读书的要求。答应之后又有些后怕,自己的英语在中国人中间虽然算不错,可万一碰到不会的单词岂不有误人子弟之嫌?可已经答应了,只好硬着头皮,同时安慰自己,难道小学一年纪的词汇还过不了关?
第一次去学校做志愿者,安琪早早地到了学校,把儿子送到托儿中心就去见老师。老师的热情让她受宠若惊,但轻言细语又让她忘了是在小学,一个记忆中充满了喧哗,即使是上课,老师的慷慨激昂的讲课声也充满校园的地方。学校的上课铃就象门铃似的丁冬一声,远不如记忆中那么响亮而催人,但学生们都立刻停止操场上的玩耍,排队进入各自的教室。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同大家打招呼,大家把书包,靴子放到教室外面,又脱下大衣,棉裤,帽子,手套,分别挂好,再换上室内穿的鞋。安琪看着将近二十个小人儿在她眼前窜来窜去,衣裤鞋帽手套上下翻飞,只觉得眼花缭乱。看到有的小孩正在艰难地与衣服和衣架搏斗,才理解儿子为什么坚持要穿一件好挂的大衣。大约十分钟以后,大家才在座位上坐定,安琪也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紧接着发生的事给了安琪一点不小的震动。
老师开始点名,听着儿子用地道的口音和其他的小孩一样说“到!”,安琪心里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老师还是用轻言细语的声音对着大家说些什么,安琪坐在教室的最后也不太听得清。这时教室的喇叭想了起来,近二十张桌椅又是一阵乱响,大家都起立站好,坐在前排的儿子回头着急地向安琪打手势叫她起立,她似乎猜到什么,站了起来。喇叭里开始放加拿大国歌,老师带着大家用很轻的声音跟着唱了起来。安琪站在那里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决定闭口不唱。尽管以往在国庆日的时候也听过奏加拿大国歌,也和大家一样肃立,可那只是娱乐活动的一部分,起码当时的安琪是那样觉得的。但是现在,在一个普通的小学一年级教室里,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其他肤色各异的孩子们唱着加拿大国歌,安琪意识到自己的儿子自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被教育成做一个加拿大人,这种教育的影响已经远远大于了自己在家对他进行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教育。安琪想起自己三年前和丈夫何为及三岁儿子来加,除了对送行到机场的父母有些不舍,心中只有对新世界的向往,走出国门时义无返顾。可是曾几何时,她开始了对那片土地的无缘由的眷恋,一向自认为洒脱的安琪才发现自己其实也洒不脱。安琪曾开玩笑地对朋友说:“来加拿大最苦的是这张嘴,不仅要使劲绕着舌头说以前不太常说的英语,还吃不到在国内轻易可以吃到的风味小吃,苦啊!”快到申请入籍的时间了,到底要不要申请呢?是不是就这样放弃中国国籍呢?即使入了籍,自己也永远无法真正融入这里的社会,这一点是当初踌躇满志的安琪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也许当初的安琪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但是眼看着儿子从说话神情、吃饭习惯到思维方式都一天比一天更接近这里,说的中文越来象英文的结构,安琪只有对自己说,努力啊,融不进也要使劲融,好歹不能和儿子差得太远,不然这妈还怎么当?
又是一阵桌椅乱响,安琪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原来国歌已奏完,安琪也赶紧坐下,和大家一起听校长讲话,校长将开始的“早上好”拖得长长的,介绍了几件今天要注意的事,语气非常的随意和轻松,接着又给当天过生日的学生祝贺生日,然后又以一声怪怪的“再见”结束讲话。安琪觉得这个校长一定很喜欢自己的工作,难怪这个学校被认为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了。
老师开始上课,给大家介绍安琪,头一次,安琪被称为何太太。老师让安琪依次叫学生们到教室门口读一本书,这是他们昨天拿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读过的,然后再让他们选一本新书读一遍,不会的单词就帮他们读出来,最后安琪督促他们把新读的书装进书包,他们就可以回家再读一遍。安琪发现那些给孩子们读的书真是非常好,每页的画面都简洁明了,每页的句子都是用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字,可是每本书又都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连安琪都忍不住要看下去。有一个女孩读的书相对难一些,而且非常流利,和那些用手指着单词逐个读下去的孩子截然不同。老师后来告诉安琪,这个孩子已经可以读那些每一页有大段文字的书了。安琪这才注意到,那些书有详细的分级,从最简单的每页只有几个单词到大段文字,小孩子们就这样不知不觉提高了阅读。儿子现在还在上一年级,可阅读水平已经从零到不知是几级了。
这时丁冬的铃声又响了一下,到课间休息的时间了。安琪发现这一节课居然有差不多一个半小时,但因为其间穿插各种活动,谁也没有觉得时间很长。安琪告诉老师还有一个同学没有完成阅读。叫来那个孩子,他却忍不住哭了起来。原来他昨天选了一本有点难的书,他担心读书花太长时间就不能到外面玩了。安琪还没想好怎么对付,老师上前一把搂住他的肩,还是用那种轻柔但非常肯定的语气对他说:“我们今天就不读新的书,你读完昨天的那本再带回去读一遍,你肯定能读下来的,对不对?”那个孩子用袖子搽搽眼泪点点头。于是,在安琪和那个很能读书的女孩的帮助下,他很快读完了他的书,安琪又帮他赶快穿上外衣,他高兴地跑出去加入了大家的玩耍。回家的路上,老师对那个孩子搂肩的动作一直在安琪脑中闪现。如果自己也有老师那样的态度,也许儿子的中文学习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想起儿子的中文学习,安琪不由得感慨万千。相信每一个在海外的中国孩子的家长都为此伤了一通脑筋,最后的结果有的干脆放弃,有的只寄希望于中文学校,有的依然执着地同孩子每天与中国文化的远离对抗着。安琪属于最后一种。这也要归功于安琪被裁,否则,一天的班上下来,那还有心思和精力?
本来安琪对儿子学中文没有觉得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子来加拿大时已经三岁,中文听说已经没有问题,而且一张小嘴在同龄小朋友中也算能说会道了。安琪觉得只要坚持同儿子说中文他就不会忘记,读和写只要每天坚持教一点就会有效果。事实证明安琪错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安琪怎么也不会想到儿子的语言发展竟是如此有趣的过程。儿子刚上学前班和托儿中心的时候,基本上不会英语。第一天送儿子上托儿中心,安琪和儿子一起哭了,老师说,从没见过家长哭的,真是新事儿。安琪主要是担心在国内都没上过几天幼儿园的儿子,如何应付这环境和语言的双重改变。想想自己在新公司的大楼里有时还迷路,工作和语言上的压力更是不用提。妈妈的小人儿,努力啊,这回要靠你自己了!
所幸的是,儿子在语言和环境的适应上表现出色,才第三天就可以主动走进教室并给他喜欢的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老师还他一个大大的kiss 然后在他耳边说起什么。看着儿子专心地听老师说话,还偶尔点头或摇头一下,安琪放心地走出了托儿中心。从那天开始,儿子每天回来都会告诉安琪一些新鲜事情,但是他话中却从来不带英语。安琪实在逼急了,他才说一两个单词,那些单词的发音是如此地道,绝对不是安琪教得出来的。但是安琪也发现,儿子会默默重复他听到的英文,不管是从电视听到,还是他自己问安琪的一些英语。看来这小人儿已经不自觉地把学英语当成了头等大事。儿子对英语的活学活用还有一个经典例子。有一天,儿子和另一个小朋友发生争执,那个小朋友一急之下咬了他的胳膊,儿子在一声尖叫之后对老师说:“She eat me! (她吃我!)”本来应该用“咬(bite)”,可儿子还不会,就用了“吃(eat)”。
据儿子的老师说,头三个月他比较沉默,可能还是学习阶段,后三个月他开始说话,而半年以后,他已经唧唧呱呱说个不停了。安琪总是好奇地想知道儿子地英语到底怎样了,可儿子却从来不当着她的面说英文。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可笑的情景,本来儿子正和老师或同学吧嗒吧嗒说得起劲,安琪一走过去和老师打声招呼,儿子立刻就不说话了,一直到安琪带儿子离开,儿子才开始跟安琪说起来,这一下就全是中文了。安琪笑着对何为说:“咱们儿子身上有个开关,见到老师同学,开关打到英文,见到咱们,开关打到中文,绝不混淆!”
看到差不多同时和儿子进托儿中心的中国孩子已经开始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英文了,安琪不由庆幸,自己儿子的“开关”可真好,要是能永远长下去就好了。可是上一年级以后,儿子每天都要学很多新东西,回家后想告诉妈妈,却不知道用中文怎么说。但是由于“开关”的作用,儿子只好停下来,先问安琪,这个词的中文怎么说。安琪告诉他后,他再把这个中文用到他的句子里。慢慢地,儿子不会的中文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因为他学的新东西多了,另一方面,不用的中文也忘得越来越多,“开关”开始慢慢失灵了。更重要的,儿子的中文开始使用英语的语法和语序,把表示时间、地点或状态的词都放到句子的最后,而不是按照中文习惯放到开头。“妈妈,我想吃一个东西咸。” “妈妈,我做了一个梦在昨天晚上。”于是安琪常常提醒儿子,“倒过来说,再说一遍!”有时候,儿子改了过来,有时候,儿子却说:“我不get it.(我不明白)” 或者:“这不make sense.(这没有道理)”有人说,一个人的母语会在他的大脑形成一些固定线路的反射。安琪知道,儿子的大脑中,英文的线路连接已经开始覆盖他的中文连接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人生足迹 / 这样的文章你觉得看得下去吗?真心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标题还没想好。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今天是安琪从公司被裁整整八个月,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想当初刚下来时参加一些找工作的培训,听有些人介绍说自己已被裁一年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暗想如果自己也这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会怎样?不敢想下去、、、、、、
    然而日子总要过下去,而且过得并非如想象般无聊而凄惨,反而让她经历了一段五味俱全的难得的人生。

    其实安琪被裁,首先受益的是她六岁的儿子。儿子刚开始上小一,学校三点半放学后转到托儿中心,直到安琪下班五点多去接他。每天接回来的是满脸的疲惫和饥肠辘轳的小可怜。被裁的当天,安琪早早去了学校的托儿中心。儿子奇怪的问,“妈妈你怎么来得这么早?”安琪强忍住眼泪说:“妈妈被公司裁掉,从今天起每天都可以早早来接你了。”儿子居然举起双手欢呼起来。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安琪忽然意识到儿子是如此在意妈妈的陪伴。也许当个全职母亲也不是一件坏事,钱的问题暂时不想也罢。想到这里,安琪沉重的心情稍稍轻松了一些。
    儿子学校经常需要一些家长做志愿者,这在安琪上班时是无法考虑的,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再说安琪也真想知道这儿的小学是如何运作,传说中的小朋友们围在地上坐一圈听老师上课情景让安琪如此向往,因此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儿子的老师请她去帮孩子们读书的要求。答应之后又有些后怕,自己的英语在中国人中间虽然算不错,可万一碰到不会的单词岂不有误人子弟之嫌?可已经答应了,只好硬着头皮,同时安慰自己,难道小学一年纪的词汇还过不了关?
    第一次去学校做志愿者,安琪早早地到了学校,把儿子送到托儿中心就去见老师。老师的热情让她受宠若惊,但轻言细语又让她忘了是在小学,一个记忆中充满了喧哗,即使是上课,老师的慷慨激昂的讲课声也充满校园的地方。学校的上课铃就象门铃似的丁冬一声,远不如记忆中那么响亮而催人,但学生们都立刻停止操场上的玩耍,排队进入各自的教室。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同大家打招呼,大家把书包,靴子放到教室外面,又脱下大衣,棉裤,帽子,手套,分别挂好,再换上室内穿的鞋。安琪看着将近二十个小人儿在她眼前窜来窜去,衣裤鞋帽手套上下翻飞,只觉得眼花缭乱。看到有的小孩正在艰难地与衣服和衣架搏斗,才理解儿子为什么坚持要穿一件好挂的大衣。大约十分钟以后,大家才在座位上坐定,安琪也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紧接着发生的事给了安琪一点不小的震动。
    老师开始点名,听着儿子用地道的口音和其他的小孩一样说“到!”,安琪心里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老师还是用轻言细语的声音对着大家说些什么,安琪坐在教室的最后也不太听得清。这时教室的喇叭想了起来,近二十张桌椅又是一阵乱响,大家都起立站好,坐在前排的儿子回头着急地向安琪打手势叫她起立,她似乎猜到什么,站了起来。喇叭里开始放加拿大国歌,老师带着大家用很轻的声音跟着唱了起来。安琪站在那里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决定闭口不唱。尽管以往在国庆日的时候也听过奏加拿大国歌,也和大家一样肃立,可那只是娱乐活动的一部分,起码当时的安琪是那样觉得的。但是现在,在一个普通的小学一年级教室里,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其他肤色各异的孩子们唱着加拿大国歌,安琪意识到自己的儿子自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被教育成做一个加拿大人,这种教育的影响已经远远大于了自己在家对他进行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教育。安琪想起自己三年前和丈夫何为及三岁儿子来加,除了对送行到机场的父母有些不舍,心中只有对新世界的向往,走出国门时义无返顾。可是曾几何时,她开始了对那片土地的无缘由的眷恋,一向自认为洒脱的安琪才发现自己其实也洒不脱。安琪曾开玩笑地对朋友说:“来加拿大最苦的是这张嘴,不仅要使劲绕着舌头说以前不太常说的英语,还吃不到在国内轻易可以吃到的风味小吃,苦啊!”快到申请入籍的时间了,到底要不要申请呢?是不是就这样放弃中国国籍呢?即使入了籍,自己也永远无法真正融入这里的社会,这一点是当初踌躇满志的安琪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也许当初的安琪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但是眼看着儿子从说话神情、吃饭习惯到思维方式都一天比一天更接近这里,说的中文越来象英文的结构,安琪只有对自己说,努力啊,融不进也要使劲融,好歹不能和儿子差得太远,不然这妈还怎么当?
    又是一阵桌椅乱响,安琪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原来国歌已奏完,安琪也赶紧坐下,和大家一起听校长讲话,校长将开始的“早上好”拖得长长的,介绍了几件今天要注意的事,语气非常的随意和轻松,接着又给当天过生日的学生祝贺生日,然后又以一声怪怪的“再见”结束讲话。安琪觉得这个校长一定很喜欢自己的工作,难怪这个学校被认为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了。
    老师开始上课,给大家介绍安琪,头一次,安琪被称为何太太。老师让安琪依次叫学生们到教室门口读一本书,这是他们昨天拿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读过的,然后再让他们选一本新书读一遍,不会的单词就帮他们读出来,最后安琪督促他们把新读的书装进书包,他们就可以回家再读一遍。安琪发现那些给孩子们读的书真是非常好,每页的画面都简洁明了,每页的句子都是用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字,可是每本书又都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连安琪都忍不住要看下去。有一个女孩读的书相对难一些,而且非常流利,和那些用手指着单词逐个读下去的孩子截然不同。老师后来告诉安琪,这个孩子已经可以读那些每一页有大段文字的书了。安琪这才注意到,那些书有详细的分级,从最简单的每页只有几个单词到大段文字,小孩子们就这样不知不觉提高了阅读。儿子现在还在上一年级,可阅读水平已经从零到不知是几级了。
    这时丁冬的铃声又响了一下,到课间休息的时间了。安琪发现这一节课居然有差不多一个半小时,但因为其间穿插各种活动,谁也没有觉得时间很长。安琪告诉老师还有一个同学没有完成阅读。叫来那个孩子,他却忍不住哭了起来。原来他昨天选了一本有点难的书,他担心读书花太长时间就不能到外面玩了。安琪还没想好怎么对付,老师上前一把搂住他的肩,还是用那种轻柔但非常肯定的语气对他说:“我们今天就不读新的书,你读完昨天的那本再带回去读一遍,你肯定能读下来的,对不对?”那个孩子用袖子搽搽眼泪点点头。于是,在安琪和那个很能读书的女孩的帮助下,他很快读完了他的书,安琪又帮他赶快穿上外衣,他高兴地跑出去加入了大家的玩耍。回家的路上,老师对那个孩子搂肩的动作一直在安琪脑中闪现。如果自己也有老师那样的态度,也许儿子的中文学习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想起儿子的中文学习,安琪不由得感慨万千。相信每一个在海外的中国孩子的家长都为此伤了一通脑筋,最后的结果有的干脆放弃,有的只寄希望于中文学校,有的依然执着地同孩子每天与中国文化的远离对抗着。安琪属于最后一种。这也要归功于安琪被裁,否则,一天的班上下来,那还有心思和精力?
    本来安琪对儿子学中文没有觉得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子来加拿大时已经三岁,中文听说已经没有问题,而且一张小嘴在同龄小朋友中也算能说会道了。安琪觉得只要坚持同儿子说中文他就不会忘记,读和写只要每天坚持教一点就会有效果。事实证明安琪错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安琪怎么也不会想到儿子的语言发展竟是如此有趣的过程。儿子刚上学前班和托儿中心的时候,基本上不会英语。第一天送儿子上托儿中心,安琪和儿子一起哭了,老师说,从没见过家长哭的,真是新事儿。安琪主要是担心在国内都没上过几天幼儿园的儿子,如何应付这环境和语言的双重改变。想想自己在新公司的大楼里有时还迷路,工作和语言上的压力更是不用提。妈妈的小人儿,努力啊,这回要靠你自己了!
    所幸的是,儿子在语言和环境的适应上表现出色,才第三天就可以主动走进教室并给他喜欢的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老师还他一个大大的kiss 然后在他耳边说起什么。看着儿子专心地听老师说话,还偶尔点头或摇头一下,安琪放心地走出了托儿中心。从那天开始,儿子每天回来都会告诉安琪一些新鲜事情,但是他话中却从来不带英语。安琪实在逼急了,他才说一两个单词,那些单词的发音是如此地道,绝对不是安琪教得出来的。但是安琪也发现,儿子会默默重复他听到的英文,不管是从电视听到,还是他自己问安琪的一些英语。看来这小人儿已经不自觉地把学英语当成了头等大事。儿子对英语的活学活用还有一个经典例子。有一天,儿子和另一个小朋友发生争执,那个小朋友一急之下咬了他的胳膊,儿子在一声尖叫之后对老师说:“She eat me! (她吃我!)”本来应该用“咬(bite)”,可儿子还不会,就用了“吃(eat)”。
    据儿子的老师说,头三个月他比较沉默,可能还是学习阶段,后三个月他开始说话,而半年以后,他已经唧唧呱呱说个不停了。安琪总是好奇地想知道儿子地英语到底怎样了,可儿子却从来不当着她的面说英文。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可笑的情景,本来儿子正和老师或同学吧嗒吧嗒说得起劲,安琪一走过去和老师打声招呼,儿子立刻就不说话了,一直到安琪带儿子离开,儿子才开始跟安琪说起来,这一下就全是中文了。安琪笑着对何为说:“咱们儿子身上有个开关,见到老师同学,开关打到英文,见到咱们,开关打到中文,绝不混淆!”
    看到差不多同时和儿子进托儿中心的中国孩子已经开始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英文了,安琪不由庆幸,自己儿子的“开关”可真好,要是能永远长下去就好了。可是上一年级以后,儿子每天都要学很多新东西,回家后想告诉妈妈,却不知道用中文怎么说。但是由于“开关”的作用,儿子只好停下来,先问安琪,这个词的中文怎么说。安琪告诉他后,他再把这个中文用到他的句子里。慢慢地,儿子不会的中文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因为他学的新东西多了,另一方面,不用的中文也忘得越来越多,“开关”开始慢慢失灵了。更重要的,儿子的中文开始使用英语的语法和语序,把表示时间、地点或状态的词都放到句子的最后,而不是按照中文习惯放到开头。“妈妈,我想吃一个东西咸。” “妈妈,我做了一个梦在昨天晚上。”于是安琪常常提醒儿子,“倒过来说,再说一遍!”有时候,儿子改了过来,有时候,儿子却说:“我不get it.(我不明白)” 或者:“这不make sense.(这没有道理)”有人说,一个人的母语会在他的大脑形成一些固定线路的反射。安琪知道,儿子的大脑中,英文的线路连接已经开始覆盖他的中文连接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Very interesting.
      • Good!
    • 好。(刚看一半,先喊声好。看完再写评语)
      • 评语:对小学校一天过程的描述细致入微,以点到面;对孩子语言习惯的变化表达得当,且不妄加结论;对唱国歌引起的联想很有分寸。另外,文笔不错。
        • 能感到你人不错,但你这股劲儿可真够累的.你又不是他老师.你以为你在给中学生判卷子哪?能不能跟人平等一点?老端着你不觉得累吗?
    • 非常感谢大家的鼓励,那我就接着写下去了!
      • 很有意思,继续。
    • Great!!
    • 文笔很流畅啊,帮你顶一下。
    • 晴川历历?
      • 对呀!有什么不妥?
        • 没有任何不妥当 / 文章写得挺好的,请继续
    • 我的感觉,在国外,今天不知明日事。很难想,很难计划,很难打算。将来自己会怎样,孩子会怎样,都是未知的。也不乐观,也不悲观,什么都在变,只有眷恋是永恒的。
      • 一套一套的啊:)
      • 同感.